大话三国之ldquo中耳胆脂瘤rd
先说胆脂瘤:复姓胆脂,单名一个瘤字(话外音:好名字!)胆-是胆囊的胆,脂-是脂肪的脂,瘤-是肿瘤的瘤。是不是突然有种脑洞小开的赶脚,原来胆脂瘤就是胆囊脂肪沉积得的一种肿瘤啊。
大错特错!胆脂瘤不光跟胆囊、脂肪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是一种真正的肿瘤。这个也好理解啦,有的人叫刘备,有的人叫张飞,你不会真觉得人家会飞吧。(桃园里二哥原音重现:大哥,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有备而来;三弟,听说你会飞...哥俩擦汗无语)
其实胆脂瘤还有很多别的名字,比如上皮样瘤,表皮样囊肿,珍珠瘤,反正都比胆脂瘤形像,却偏偏大家公认胆脂瘤这个名字,就像放着好好的刘备不叫,都叫刘玄德一样,说那是对人家的尊重。
再说一句中耳,那就是个发病部位,病在中耳里的,叫中耳胆脂瘤,曾经叫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中耳炎三大型之三,排最后一位,后来受重视程度迅速提高,从三兄弟里分了出来叫中耳胆脂瘤了。
长在中耳里的才叫中耳胆脂瘤,长在脑袋里的叫颅内胆脂瘤,按具体部位又叫桥脑小脑角表皮样囊肿、颅中窝表皮样囊肿、鞍区表皮样囊肿、脑室内表皮样囊肿等,说明胆脂瘤一词在耳鼻喉科还是比较认可的。
既然曾经是中耳炎三兄弟之一,基本技能应该是都有的,什么流脓淌水、听力下降、骑马射箭等样样精通,但人家能在三兄弟中脱颖而出肯定是有大招的,就像是张飞学会了化骨绵掌,你想想那厉害程度,估计诸葛亮只能等尤里附体才能管得了他了。
会了化骨绵掌以后那基本上是所到之处皆化为脓水,好在功力尚浅,仅能以每N年一毫米的速度在鼓室、鼓窦、乳突、岩尖周围搞点小破坏。但相比之下,这点小破坏,足以让所得之人担惊受怕了,因为中耳就那第点地方,里面还有听小骨、有面神经、有前庭、有半规管,周围就是硬脑膜。
列举一下中耳胆脂瘤的症状,看你怕了没有:
1、无症状:不伴感染的胆脂瘤,早期无症状;
2、耳内流脓:中耳炎恶化为胆脂瘤中耳炎时,会长期持续不停的流脓不愈,脓量多少不等呈豆渣样或鳞屑样物,并有恶臭味,伴有肉芽的患者,脓内一般带血;
3、听力下降:早期大多表现为传导性聋,其程度轻重不等。上鼓室内小胆脂瘤患者的听力基本正常,因为即使听骨部分遭到破坏,但因胆脂瘤可作为听骨间的传声桥梁,听力损失也不会那么严重;当病变累及耳蜗时,患者将出现混合性耳聋,严重者全聋。
4、耳鸣:大多因为耳蜗负荷过量,导致耳鸣出现;
5、面瘫:胆脂瘤会侵蚀面部神经骨管,压迫面部神经,造成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眼睛闭不上、嘴歪等现象;
6、颅内并发症:当发生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时,如硬脑膜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等,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就补充一点,中耳胆脂瘤起初不重视,出现临床症状不检查,等到各种颅内外并发症出现,华佗他老人家是不会出现的。
什么,都要挂了还想打听一下中耳胆脂瘤是怎么来的?服了,就让你走的明白。请把教科书翻到第页,看胆脂疚瘤形成的四大理论学说:分别是“内陷袋学说、上皮移行学说、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化生理论学说”我在这里就不做太多描述。
请常在江湖上走动的朋友说一声,有耳内流脓伴听力下降等中耳炎症状的,不管是外伤还是内毒,都可以去哈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轻者门诊用药理疗,重者住院手术刮骨,化骨绵掌可解。
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感谢您的支持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lcbx/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