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胃肠胰外科ldquo以微创为核
喜讯!胃肠胰外科“以微创为核心”的MDT新模式获
浙人医“管理创新奖”
近日,医院隆重召开医院工作大会,胃肠胰外科创立的“以微创为核心胃肠胰肿瘤MDT新模式的创立和推广应用”荣获管理创新奖。
在多学科合作(MDT)成为肿瘤治疗新模式和外科学走向微创外科的大背景下,我院于年8月成立胃肠胰肿瘤MDT团队,由胃肠胰外科牵头,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科、病理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等学科,在省卫生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牟一平教授的带领下,秉承“以精准评估为前提、微创手术为特色,综合治疗为本”的理念,创立了“以微创为核心MDT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胃肠胰肿瘤的诊治水平,使许多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且多数为微创治疗,社会效益显著。目前
1.新模式的创新点:以微创为核心,不仅讨论患者是否可以手术切除,更重视是否可以用微创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更精确地分期,并尽可能用微创手术治疗,使病人快速康复。其次,在管理制度的创新为:①科室设立MDT专职秘书,负责病例资料收集、人员组织;②每个医疗组设立MDT专员,负责病史采集、汇报(PPT),会后反馈治疗方案,并与家属充分交流;③MDT专职秘书在讨论结束3个月之内对讨论的病例进行治疗情况的追踪随访,特殊病例进行回顾分享。④每半年组织一次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近半年MDT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实现以学术凝聚团队,以临床获益回报社会。
2.主要结果:年度即举办42期,共讨论人次。其中例肿瘤局部进展期和晚期患者,获降期后手术切除,实现了变“不治之症”为“可治”,且多数为微创。患者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进而提出微创时代胃肠胰肿瘤诊治策略,在《中华外科杂志》和《浙江医学》发表学术论文,培养了1名博士研究生,成功案例入选CCTV“医心”专栏,医院知名度。
科室介绍
医院医院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拥有浙江省胃肠病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国家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浙江省胃肠胰疾病国际合作研究基地等平台。年被人事部评为博士后流动站。
医疗特色
1、胰腺疾病微创治疗
学科带头人牟一平教授是我国胰腺疾病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开创者,建立了一系列手术策略和方法,引领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他是美国外科学院委员(FACS)、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胰腺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微创诊治学组组长。他是我国唯一参与制定“国际胰腺微创手术指南”(IG-MIPR)的十六位核心专家之一,并连续二届入选中国普外名医百强榜。
近年带领团队开展机器人胰腺微创手术,其中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居省内前茅,全国前七。
2、胃疾病微创治疗
我科在全国最早开展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倡导“手工缝合法”消化道重建技术,直视下缝合,具有吻合质量高、费用低等优势。特别对靠近贲门的良性肿瘤,可达到功能保留。
近年开展机器人手术,并建立了“基于3D影像重建的早期胃癌术前精准定位技术”,使更多的早期胃癌患者,可用腹腔镜或机器人施行功能保留性胃癌根治术,既达到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又能保留胃的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结直肠和小肠疾病外科治疗
我科采用微创方法治疗结直肠和小肠肿瘤,具有如下优势:①切口小,既美观又能减少术后疼痛;②腹腔镜具有放大作用,使手术更精细、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③可探查全腹腔,利于肠梗阻、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④有利于完成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对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者,除采用内镜下支架置入、再行微创手术根治的策略,使大多数患者避免肠造口,极大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4、疝与腹壁及软组织疾病外科治疗
我科在全国率先开展腹腔镜和机器人切口疝修补术,已成立专病诊治中心,对不同年龄的腹壁疝、食道裂孔疝、造口旁疝、脐疝、腰疝,根据各人的年龄及病情,分别进行局麻下开放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日间手术等个体化治疗。
5、以“微创为核心”的胃肠胰肿瘤MDT新模式
我科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科、肿瘤内科等相关科室,成立胃肠胰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每周三下午进行会诊讨论,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我们的MDT模式“以微创为核心”,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1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