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名将李宗伟患鼻咽癌,也许和这些原
就在昨天,马来西亚羽毛球总会确认了,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患上了早期鼻咽癌。这个消息,着实令人吃惊。因为总是要和我们中国的羽毛球名将林丹角逐各大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的冠军,这个名字早已让我们记住心中。但,也许有人会觉得难以理解,身体素质好到这种程度的运动员也会患上癌症吗?
近在我们眼前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那为什么李宗伟会患上鼻咽癌呢?也许和下面的这些原因有关。
一患上鼻咽癌的三大要素
其实,鼻咽癌也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以前也叫“广东瘤”,因为我国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另外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也为高发地区。
鼻咽癌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相似,在中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目前报道的最小发病年龄是7岁,最大是80多岁,常见的发病年龄为40~50岁。鼻咽癌的发病跟EB病毒感染、饮食习惯及家族史有一定的关系。目前,EB病毒在我国的感染率较高,但并不意味着一旦感染EB病毒一定会患鼻咽癌。只是在鼻咽癌的患者中,EB病毒感染率很高。当然也有少部分患者并没有感染EB病毒。因此,无需“闻EB病毒色变”,它与鼻咽癌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鼻咽癌的第二大因素是饮食习惯,我们前期做过一个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鼻咽癌与咸鱼“密切相关”。如我们之前所列举的高发地区,他们的人群日常饮食中比较喜欢吃咸鱼。从前香港的鼻咽癌发病率也较高,但由于与西方国家文化和饮食习惯的融合,近年来发病率有所降低——可能归功于饮食习惯的西化。因此,我们提倡这些地区的人群能改变饮食习惯,减少使用腌制的咸鱼,多吃新鲜的海鲜和蔬菜。
鼻咽癌的第三大因素与家族史相关。任何一个肿瘤的发生,都离不开外因跟内因,即内在的缺陷,加上外部因素的长期刺激,最终形成肿瘤。我们发现临床上大概10%的鼻咽癌患者有家族史,有可能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兄弟姐妹,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也建议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鼻咽癌,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二
早期鼻咽癌的三大症状
鼻咽这个位置相对比较隐蔽,不像体表肿瘤能够通过触诊摸到。它的位置比较“隐蔽”,位于鼻腔后面,口的上方,一般不太容易发现。但是还是有一些早期症状值得我们重视:
①鼻咽癌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回缩性的血涕,就是早上起来以后,回缩鼻腔,从嘴里吐出来的痰,带有一点血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缩性血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症状,是由于肿瘤发生以后,表面的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如果症状长期存在,医院去检查;
②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因为耳朵跟鼻咽相通,鼻咽部的肿瘤生长以后会发生阻塞,可以引起听力下降和耳朵的闷胀感,这个症状往往容易被人们误认为中耳炎,但如果迟迟得不到缓解,需要引起重视;
③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的位置常常位于耳垂、耳朵的下方或颈部的比较偏高的位置,而且肿大的淋巴结不痛不痒。一旦发现有这样莫名出现的颈部肿块,医院做检查。
这3个症状,一般都是鼻咽癌相对比较早期的症状。鼻咽癌晚期症状包括头痛、鼻塞、视觉模糊和脸部发麻。如果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医院检查,医院,可前去耳鼻喉科,医院,可前往放疗科或头颈部肿瘤科就诊。
三
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放疗
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因为鼻咽周围有很多骨骼、神经和血管,所以手术不容易切除干净,并且比较容易向周围组织侵犯。而鼻咽癌对放疗比较敏感,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鼻咽癌放疗的效果有显著提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仅有20%左右,经过放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调强放疗的应用,如今医院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4%,在国内处于前列。
与三维放疗或常规放疗相比,调强放疗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提高治疗效果,还降低了放疗带来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如放射性脑损伤、口干等症状都得到了改善。放疗技术的进步,在延长患者生存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比较隐蔽,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不是早期,据统计,约2/3的鼻咽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到Ⅲ、Ⅳ期。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很多是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放疗和化疗相结合来治疗。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化疗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主要使用的化疗药物是顺铂,通常与放疗同时应用,在此过程中不良反应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一项新的放疗技术——质子重离子放疗,也已经开始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质子和重离子的射线,跟我们目前调强放疗采用的光子射线有一定的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费用比较高,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另外,现在的调强放疗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对某一部分患者,采用质子重离子治疗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尤其对一些复发的患者,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
最后,对治疗后患者的随访复查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方面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等情况,并能及时处理。鼻咽癌患者随访的频率一般为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1次,2~5年每半年1次,5年以上每年1次。
胡超苏教授,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医院鼻咽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工作30余年,对鼻咽癌,喉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及脑肿瘤等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余篇,参与编写或主编多部书籍及教材。参与或组织多项全球或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并获得国家教委,核工业部,中国抗癌协会,上海市及上海医学会,上海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等各项奖项。胡超苏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by/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