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口粮,这些好处90
说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可能很多家长会看到过下面这张对比图。
向上滑动阅览
图很震撼,但实际上,除了成分上的优势,母乳喂养好处多多,有些你可能都不知道。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为支持和坚持母乳喂养的家长致敬。
简约版
1.对妈妈的益处:哺乳期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体重减轻;减少远期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2.对宝宝的益处:丰富的营养供给,多重免疫保护,减少肥胖、糖尿病、儿童期癌症以及促进神经认知发育。
3.促进良好母婴关系的建立。
母乳喂养护佑妈妈的健康
首先值得强调的是,母乳喂养给妈妈的健康带来很多好处。有的妈妈决定喂奶是基于对宝宝的好处,把喂奶看做为了宝宝健康而作出的牺牲。
但其实多数妈妈没有被告知母乳喂养对她们自己身体的好处,这些好处实际上贯穿了整个哺乳期以及后续很长时间。
减少产后出血,帮助子宫修复
婴儿的吸吮让母亲大脑分泌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子宫恢复(回到非妊娠状态)。
促进产后体重减轻
生产乳汁是一个耗能过程,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通过哺乳消耗大约kcal,相当于3小碗米饭,或者慢跑/游泳1个小时。
母乳喂养使得妈妈更容易消耗孕期储存的脂肪,恢复体型的机会更大一些。当然,如果产后体重越来越大,要考虑应该是吃太多了哦。
减少远期癌症发生
目前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可降低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研究报道,哺乳妈妈的卵巢癌发病率下降30%;哺乳12个月,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可下降4.3%,原因可能是哺乳推迟了排卵周期恢复和降低雌激素水平。
减少糖尿病发生
研究表明,怀孕前有I型糖尿病的妈妈,哺乳期血糖水平会下降,需要的胰岛素更少。
曾患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血糖正常)和没有糖尿病的妈妈来说,哺乳均可降低数年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且哺乳时间越长,保护作用越强。
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母乳喂养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由于产后体重降低、改善的血糖水平和好的胆固醇状态,从长远角度来看都可降低发生心血管问题的风险。
所以,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心血管问题的风险越低。
母乳喂养是孩子健康的保护伞
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
母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保障婴儿全方位的生长发育。
包括数百万活性细胞(杀菌和免疫作用),种以上蛋白质(促进生长发育),多种低聚糖(培养肠道益生菌),40多种酶(负责消化吸收),多种生长因子(促进各系统发育),多种长链脂肪酸(促进大脑和视觉发育),激素(调整饮食、睡眠和情感),维生素和矿物质,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抵御感染)……
妈妈们是不是有点小惊讶和小自豪?
提供多重的免疫保护
母乳对孩子的免疫保护是全面且持久的,即使在孩子6月龄或1岁以后都提供显著的免疫保护。
母乳传递很多种活性细胞和抗体,一方面,可直接杀死细菌和病毒,另一方面促进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成熟起来。
比如妈妈今天出门了,在外面接触到某种细菌,妈妈体内会产生对抗这些病菌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乳汁直接给孩子,孩子就获得相应的抵抗力。
较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多种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更低。
减少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能预防儿童期和青春期肥胖的发生,且与患1型和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使儿童超重或肥胖发生率降低26%,每增加1月,超重风险就降低4%。
减少儿童期癌症的发生
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期癌症、淋巴瘤、白血病的总风险。可能是因为母乳中存在一种a-乳清蛋白,能够引起癌症细胞凋亡。
母乳喂养≥6个月使儿童期白血病风险降低20%,另外,无论量多量少,母乳都具有保护作用。
促进神经认知的发育
国外有研究认为,母乳喂养的孩子在2-3岁时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略有提高,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期的认知发育略有改善。但对神经认知发育在成人以及更长远的好处尚不确定。
早产、患病期间的婴儿更需要母乳
早产儿发育不成熟,而早产母乳能“智能化”的匹配早产儿的发育需求。
母乳喂养能减少多种早产儿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降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对于生病宝宝,母乳喂养具有安抚作用,还易于消化和吸收,有助于疾病恢复。
母乳喂养是建立良好母婴关系的桥梁
宝宝的吸吮促使妈妈分泌缩宫素(催产素)和催乳素,这些激素分泌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
孩子在妈妈怀里吃得放松而满足,母亲同样平静和放松,享受被孩子需要的亲密时光,接下来会更愿意照顾孩子,进而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会得到更多满足。
这样的母婴互动是对彼此的一种爱的表达,进而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有利于母亲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认识到母乳对孩子的好处,同时更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lcbx/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