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效应国家领导就电影我不是药
近日,电影《我不是药神》刷爆朋友圈,引发全民热议,李总理近日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
“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总理说,“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
“现在谁家里一旦有个癌症病人,全家都会倾其所有,甚至整个家族都需施以援手。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总理说,“要尽最大力量,救治患者并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明确要求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提速”:“对癌症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特别批示有关部门,要“急群众所急”,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到实处。
此外更振奋人心的是,江苏豪森已确认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发的“伊马替尼”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这意味着昕维成为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伊马替尼,“药神”里抗肿瘤药的同款靠谱仿制药来了!
截至7月13日,已有4个抗肿瘤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在申报一致性评价的个受理号(不包括已经通过或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受理号)中,属于抗肿瘤药的受理号有28个(涉及15个产品),15个抗肿瘤药中有12个在年全国销售额超过10亿元。随着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不断推进,其价格倒逼效应逐渐显现,未来或许有大批进口抗癌药加入到主动降价的行列中。
推进一致性评价,倒逼进口抗癌药降价
受研发成本高等多重因素影响,进口抗癌药物的“天价”让不少癌症患者望而却步,即使是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价格也是长期居高不下,价格很多远超周边国家。全球医药市场出现的专利断崖,在中国也并未发生。
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标志着一致性评价工作全面开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实现国产仿制药对原研药的临床替代。
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以及进口药品实行零关税等多项政策陆续下地,国内大量高质量仿制药出现,倒逼进口抗癌药降价。
6月29日,湖北省发布《关于下调辉瑞公司进口产品挂网价格的公告》,根据公告,辉瑞申请将紫杉醇注射液、阿昔替尼片等15个品种采购价下调,降幅3.4%-10.2%。
7月2日,甘肃省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药品中标价格的通知》,根据通知,辉瑞6款产品降价,西安杨森的注射用地西他滨(商品名达珂)由原来的.22元降到了元,降幅51.6%。
7月4日,陕西省发布《关于调整注射用地西他滨采购价的通知》,根据企业申请,将西安杨森原研药达珂(注射用地西他滨,50mg)的采购价由元/瓶调整为元/瓶,降幅51.7%。
7月5日,北京发布《关于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部分药品主动降价的提醒通知》,通知显示,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主动申请降低部分药品供货价格,涉及21种药品。
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陆续完成,仿制药价格倒逼效应逐渐显现,未来或许有大批进口抗癌药将加入到主动降价的行列中。
来源:转自中国政府网,米内网、每经新闻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lcbx/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