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头闷与头昏缘因颞骨胆脂瘤
一位来自晋中的62岁患者老贾,近几年受一侧偏头痛困扰,对症药物治疗效果差,最近半年多,症状逐步加重,同时出现头疼、头闷与头昏,甚至头重脚轻等不适症状,后就诊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做影像学相关检查,被医生确诊为颞骨鳞部胆脂瘤。
医生发现,老贾所患颞骨鳞部胆脂瘤属于先天原发胆脂瘤,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会危及生命。
耳科专家为其施行乳突鳞部手术,彻底清除耳中的“罪魁祸首”——胆脂瘤。术中发现鳞部与乳突骨板已破坏,胆脂瘤与脑膜紧贴,随时可能发生脑脊液漏。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清理病变组织,包括胆脂瘤与肉芽组织。
手术成功后,老贾病情得到基本控制,经过消炎消肿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恢复后就可以出院。
像老贾这样把它当做小病不及时治疗病例为数不少。有的通过手术成功治疗获痊愈,有的却由于拖久病情加重,引发并发症而致死亡。
专家有话说据专家介绍,颞骨胆脂瘤并非平时所说之肿瘤,是位于中耳、乳突及颞骨内囊性结构,由脱落上皮细胞堆集、中央坏死,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大而形成。胆脂瘤亦称表皮样囊肿,珍珠瘤等。目前认为系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的外胚层组织的先天性乏血管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脑部和耳部。据胆脂瘤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为颅内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和胆脂瘤型中耳炎等。而颞骨胆脂瘤因其位置深,在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
颞骨胆脂瘤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和后天性胆脂瘤。原发性先天性颞骨胆脂瘤原因可能是在胚胎早期,内耳道与鼓环很接近,外耳道上皮通过骨缝移行于颞骨岩部,后天性胆脂瘤多由中耳炎发展而来。原发于颞骨的先天性胆脂瘤是由于岩尖外胚层细胞残留而形成,这类颞骨胆脂瘤较常见,多以表皮样瘤形式出现以岩外破坏为主。“胆脂瘤”具有潜在危害,是由于它逐渐增大压迫并腐蚀周围骨质,向周围邻近组织扩散,严重时会出现脑脓肿、脑膜炎、眩晕、面瘫等颅内外并发症。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确诊之后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责编:杨丽红校对:陶莉娟编辑:张文华鲁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