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纪针灸篇9足阳明胃经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

01

胃的概述

《内经》里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黄肠。五味中酸味入肝。讲的味道是天然原味,比如柠檬是酸的,是天然酸很好,入肝经。这酸是碱性的是好的。但注意食物坏掉也是酸的,就是毒的。同样是酸味道的,一个是坏的身体会排斥,一个是好的身体会吸收。仓廪之官管仓库,东西吃进来不好就排掉。当胃一吃到是不好的东西,就开始反胃、恶心想吐。

五味中苦味入心,心是红色。脾胃是土,黄色,胃又叫黄肠;大肠是金,叫白肠。甜味的东西都可入脾胃,像麦芽糖,蔗糖是甜的,是天然的糖,会入脾胃。然而注意:现在市面上的糖是人工糖,会造成负担,身体排不掉。

所谓正常人的脉息是一息四至。所谓一息四至的定义是指摸脉的医生一呼一吸(一息),病人的脉跳四下,就是四至到五至的概念都可以,因为中间会停一下;医生自己吸吐要正常,医生不能说吸吐的速度像狗喘气,也不能像道家打坐吐一次气吐一分钟,这样把脉(摸)脉都会不准。所以医生要用正常的呼吸,每个人呼吸都不一样,和尚道士摸脉跟中医摸脉不一样:比如说吸气,一吸胃就动两下;吐气,一吐胃跟着动两下。这就是四至到五至的观念。针对正常人是这样子。

土克水的意思是,水有问题了,水是肾脏,肾脏有问题时会把土淹没掉了,所以水会反土。所以有一句话,胃是肾之关,肾关门的地方。因此严重肾病、尿毒症,除了极度的晕眩以外,就是恶心,不断的吐,因为水太重,害到胃(土克水),并不是有胃病。

胃的本身是黄色的叫黄土,所有食物吃进去后,像大地泥土吸收营养的东西就会肥沃。后面会介绍到更多胃的功能,胃里没有东西就没体力,有东西才有体力。

02

足阳明胃经概述

足阳明胃经一共45个穴道,还不是最大的经络,最多穴道的是膀胱经。十二经络上面,足部膝盖以下的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井、荣、俞、原、经、合。

足阳明胃经是多血多气的,是时气血流注在这地方,就是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在管。所以一天早上5点到7点卯时上个大号(大肠经),之后差不多(胃经)该吃早餐了。手阳明大肠经走完了(子午流注-卯时)以后,进入了足阳明胃经(辰时)。阳明也是阳经倪师重复一遍,任何的阳经从四肢末梢定位,井荣俞经合对应金水木火土,足部都是膝盖以下。足阳明胃经流注方向从头上开始,一路下去,到脚趾头是相当大的经络。注:手上的阳经的气血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足上的阳经的气血是身上往四肢末梢走。也就是说按讲解穴道顺序,就是气血走向。

胃经的气脉(切脉的时候)是在右手的关部(寸关尺的关),右手这边,寸口是肺和大肠,再来关部是脾和胃,尺部是心包和三焦。而左手寸关尺分别是心脏和小肠、肝和胆、肾脏和膀胱。

先告诉这样子就好了,慢慢讲到《黄帝内经》、四诊心法时,会越讲越详细。这个胃脉,实则实脉,脉按着越重,就越弹得越高,这就是实脉,虚脉看着很大,按下去就没有了。这有简单的观念就好了,后面诸位参考就好了。

03

足阳明胃经之头维穴,治头痛、目眩

手阳明大肠迎香穴讲完了,气血就进入头维穴,足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

头维穴位置:头发拉起来,发际这边,正好在转角的地方。头型是这样子,这个在转角的地方,有一个凹洞,这个穴道跟本神在同一条线,这位置看头的大小来决定。不能说三寸,有人三寸还没有到发际。

如果说按照发际来找,并不好找,用指感来找,正好在凹角的地方进去,用摸就可以摸到一个凹洞。这头维穴很少下针,虽然也可以下针,但要知道这位置是头维就可以了。仔细摸,讲话时会有脉在动,就去摸骨缝,这头维穴道很大。全身最小的穴道是八髎,其它穴道都蛮大的,血海更大,偶尔会用到。

看《考正穴法》中头维穴,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从神庭旁上开四寸半。本神是胆经的穴道,本神旁一寸五分,但还没介绍到胆经,所以头维穴从神庭外开四寸半,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一般来说也是禁灸的。

04

足阳明胃经之下关,治牙科下巴脱臼;颊车,治口歪眼斜

接下来讲下关穴,下关穴,合口时在这边。扎病人下关时,让病人躺到侧卧,嘴闭起来就封住了,张开嘴巴这位置就有个洞,闭起来就没有了。当下巴脱臼了,就扎下关。主要治症包括中耳炎、牙科。下巴脱臼时以下关穴为主,两手将下巴骨头往上打上去,它就会合起来。以后有很多伤科的治法,倪师的《人纪》以《针灸》《伤寒》《金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主。有机会的话等《人纪》讲完后,再讲中医正骨术。

下关穴不灸,有头发的穴道都不灸。可治牙科、下巴脱臼、耳流脓。还有一个症状西医叫TMJ,就是牙关这边很痛不能咬,中医下针下关穴都可以。

注意:下脸上针的,先下对侧手上的合谷穴(有麻醉作用)。扎下关穴对TMJ效果非常好,牙医也来找倪师治TMJ,牙痛的没办法的时候,痛在下关,先下对侧手上合谷,再针下关。这边下关牙痛下另一边的合谷,两边牙痛下两侧合谷针。扎一、两次下关穴,牙痛就好了,而之前的牙痛会痛好几个月,一年两年都有,咬吃东西都感觉很痛。

接下来讲颊车穴,看下巴这边有个肉,咬牙时肌肉会起来的。肌肉会跳动的地方就是颊车穴。颊车穴可治疗中风、口歪眼斜。用地仓透颊车,这两边突起一块的就是地仓。地仓就是有房地产,小偷没有地仓,小偷是不会买房子。

下针的时候,地仓透颊车,面部中风用的,病人口歪眼斜。这边是健康一侧,这边是患病一侧。当然所有针脸部动作,都要先下合谷,然后再透针,针健侧。过去面部中风时,是用鳝鱼血,当场杀一条鳝鱼,把鳝鱼血一涂上去,血一干其拉的力量很强,就把脸拉回来了。用鳝鱼血拉脸很有名的,万一歪左边的时候,就涂右边。没鳝鱼血时,就下针,用地仓透颊车。因此治口张不开,口噤不语失音,面部中风口歪眼斜,都可以透针。

05

足阳明胃经之承泣、四白、巨髎穴,治眼睛相关,牙痛

接下去讲解:承泣、四白、巨髎穴:

承泣穴在眼睛下方、眼框骨头上面一点,倪师讲过所有穴道不会在骨头的正上方,而是在骨头上面凹的地方,这就是承泣。一般来说承泣穴不下针,因扎了眼睛会黑眼圈瘀血的。知道穴道位置就好,但不下针。注意:承泣是足阳明、阳蹻、任脉会穴,禁针。

现在扎针的技术好的话,下针是可以,因为以前的针很粗,现在针很细都是毫针。如果不针,知道这承泣穴道迎脉要用来诊断的。这眼珠子,下眼袋拉开一看,这个人眼翳从下往上升,就知道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升到瞳孔边把眼睛遮住就看不到了。所以用在辨证很有帮助。

四白穴,眼珠在这边,从眼框下来是四白。量穴是这样量,眼要正视,这条线先找到,然后从眼框骨头看过来,下一寸同身寸一寸的距离,就是四白。针灸四白穴,倪师嘱咐将来当医生脑筋要灵活。要叫病人瞳孔放正,要学到瞳孔不放正也找得到位置,因为有人是斜眼、斗鸡眼怎么办,因此看眼睛外框形状中间下来就好了。

为什么会有斗鸡眼,主要是因为婴儿时期,爸爸妈妈不懂,在小baby睡觉时,灯开得很亮,很乖的小朋友起来都不吵的。爸妈就在睡觉,小baby脖子很软没有力气,但眼珠子会去找光,对这世界很好奇,然后眼睛就对着光,看久了眼睛就会偏一边。所以有小baby时,以后点两个灯,不能让房间黑的,开两个小灯在两边,让小婴儿不知道看哪个,眼睛就正了,这是基本常识。这些都是眼睛附近的穴道,都是治疗眼睛、内翳的问题,当然还有更好的穴道可用。

再来讲解的是巨髎,其实承泣、四白、巨髎是从这一条线下来的,与水沟、兑端一线平行的,正好是水沟这边。

巨髎(liao)穴是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阳蹻脉的会穴。巨髎是在颧骨下方有动脉,可以下针,但不要太深。有人拔牙完很痛,就在这下针,效果会很好。倪师巨髎用最多的是治牙痛,还有这边局部的肌肉麻痹使用。

06

足阳明胃经之地仓、大迎、人迎、水突、气舍等知道位置

地仓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蹻脉的会穴。地仓在嘴角旁边,有天仓跟地仓,看眉毛这边这叫天仓。有人天仓凹下去,完全没有天仓,也有人完全没有地仓。天仓没有的话,一种是没有祖业,或身体很差的时候,天仓也是会凹下来的。

没有地仓表示是小偷或身体的胃气不够。胃经在脸上走,脸都是胃经,所以很多年轻男女有青春痘,青春痘都在胃经上面。胃很热,又吃很凶,吃多了痘痘就会比较多,又再通宵熬夜,痘子就长出来都在胃经上面。

接下来讲的是大迎,大迎在下颔这地方,地仓、颊车中间是大迎。大迎穴在骨头上方,再往下是人迎。这铜人黄线的地方,黄线代表脾胃。大迎再下来是人迎,这些穴道你知道就好了,很少用,人迎有人迎脉,这条大筋最上方就是人迎、中间就是水突,再下来就是气舍。

这几个穴道在用的时候,水突比较常用,治疗瘰疬,治甲状腺肿大,下针的时候把大筋捉住,不要碰到血管,顺着指甲进去,扎五分进去,在治甲状腺肿很好用。这人迎很少下针,但可以用来摸脉,病人有胃气的话,人就不会死。那这几个穴道,即使不会用也没关系,但位置要知道。

07

足阳明胃经之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穴,主治乳房硬块

缺盆穴在琵琶骨(肋骨)、锁骨正中间。这穴道不下针的,若深针会扎到肺脏,但要知道这位置是缺盆穴。

再下来就是气户穴,叫“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气户跟缺盆隔了一个骨头,跳一个骨头下来就是气户(三角形:中府云门),再来就是库房。这个足阳明胃经,顺着大筋的内侧下来以后,再转到这边来。与任脉相距四寸的距离,到了乳根进来,后面是两寸。

这是乳中,可以从乳中一路往上看,到缺盆的地方是足阳明经过的地方。“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庭乳根”。这几个穴道,都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男人比较好找,而女人比较不好找。

这说明是以男性为主,近取穴一定是乳房的问题,平常不会下这边,通常是像奶水排不出来,就会有硬块。男生很简单一个肋骨一个肋骨去。注意:下针的时候不是直下,要斜剌。这几个穴位下针是在前五分的地方从里面斜刺进去,而不能用直刺。膺窗,屋翳、乳根,是治乳房硬块的地方;书上指膺窗,治乳痈寒热。

08

足阳明胃经之乳中、乳根穴,乳癌的发病过程

书上写男人的乳中下来就是乳根;而女人乳房比较大,不要按寸去找,因为乳房的下方就是乳根。

这里要了解:乳中穴,禁针也禁灸。《素问》说,如果针下去而化脓的话,就不容易收口。乳房是足阳明胃经所经过,乳头的地方是肝经经过,乳头下方,乳头络到肝经上面。乳房有足阳明胃经通过它,足太阴肝经也通过它。

因为乳头络到肝经,所以女人如果得乳癌,若切了乳癌,很快又会变转到肝癌、肺癌的原因。就是其中不同经都有络会到。书上描述了乳癌发病的过程:妈妈喂母乳给小孩,在喂母乳的中间跟先生吵架、婆媳吵架,就造成奶水在里面不出来,奶水一积住就变成硬块在里面。乳房的硬块在里面,有不去治疗的。依古书记载都是十几年,古书每本都是写十数年,从古书平均去算是十四年。乳房硬块一直不去治疗,可以活十四年。而现在很多给西医治,手术开刀,十年没有乳房,十年就死了。西医的存活率的意思就是最多能活十年啊,但医生这样讲就没有人来看病了,所以发明了存活率这个名词,西医没有讲治愈,而是讲存活率,就是说西医给治疗,只能活十年。中医针灸书上也提到已成岩(癌)就不可治,这是针灸不可治,针医无法治;但中医还有汤药,《伤寒》《金匮》里面都有。

乳中穴,妈妈初次喂母乳,会有奶水很胀但奶水出不来的情况。过去大陆中医,用葱头/葱白,把乳头涂一下,葱白辛辣发散,然后把葱反过来,用葱背后的毛一扎一下,奶水就出来了,效果很好。但记得奶水出来以后,先擦一下乳头,不然小孩子辣死了。这是很简单很自然的方法。

过去乳癌用“岩”这个字,岩就是很硬,硬如石;像石头一样那么硬,乳癌就是这样子的,很硬;然后到了十三年、十四年,中间会破个洞,流很臭的脓出来,肿很大,但病人不痛。乳癌到后期时,按书上记载,深可见骨,可以看到肋骨,还是流黑的脓血,也很臭,倪师自己被臭过很多次了,怎么形容呢就像烂的尸体的气味。这个最早中医的癌症从宋朝开始有记载。

接下来讲乳根穴,一般来说在膺窗,乳中、乳根三穴中,乳中不下针,膺窗、乳根都可以下。如果说下针在膺窗跟乳根,可以帮女人丰胸,到时还有丰隆穴,也可以丰胸,所以如果不会看病,就做针灸美容:)

09

乳房硬块、乳癌的针灸治疗

乳癌,这是现代的医学理念。过去中医用岩,也有人用山岩的岩(板书为“巖”——校对注),反正是硬的意思,硬的像岩石一样。上次倪师在网络上发表的乳癌论文,中医的观念,奶水就是月经。如果有中医说不对,就是这个中医书没有读通。

倪师从两点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奶水就是月经”。女人在生完小孩哺乳期间,有人花了10个月到1年,在哺乳期间几乎没有月经。偶尔还是有人有的,因为有人的奶水比较多,所以会有母乳,又同时有月经。而大多数的哺乳期女人是的没有月经的。可是在哺乳期,虽没月经但照样很多女人又在怀孕(没有计划生育)。为什么妇女没有月经,却还会怀孕?因为排卵是排卵,月经是月经,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西方医学是在闭门造车,一堆男人在研究月经,而这男人却一辈子没有怀孕过,一辈子也没有月经经验,却在研究月经,也没有问他妈妈、姐姐,也没有去观察,才会有这种笑话产生。

研究医学没有大概,一就是一。倪师在看病时,治不好就是治不好,治好就是治好,不可以浪费病人的金钱跟时间,跟倪师学医学,不是一就是零。绝没有开刀有30%死掉,70%机率存活的说法。这对病人来说并不公平,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30%或70%的问题。

倪师慢慢进入癌症的问题,中医认为奶水就是月经,而且这是由心脏在管。心脏是神明所在,是意志、心情之所在。如果说妇女们每天心平气和,开心/不动怒,正常情况就是月经来时胸部会胀,胀满以后等月经来了,奶水就会顺着足阳明胃经、冲脉入子宫卵巢。一路月经开始排,排的时候,胸部慢慢会消,月经排完了,胸部的胀满也没有了,这是第一个“奶水就是月经”的证据。刚才倪师讲的,没月经照样会怀孕,这恰恰证明中医是对的,但西医认为月经是卵没有受精而排出来。第二个“奶水就是月经”证据是妇女结扎后就不会怀孕,但可以问一下结扎的妇女月经有没有来,她们肯定说,还是有月经的啊。现在西医说,月经是卵没有受精而排出来的,那么这些结扎的女人没有卵怎么还是在排月经?这不需要再去找证明,问全世界的妇女都知道。

当知道月经成因后,就要注意了,在最初期知道奶水就是月经,而所有癌症都是因过多营养没有去消导,癌在西医定义不是病毒、细菌,而是细胞的增生。那为什么细胞会增生,因为吃太多。妇人的奶房,乳头的正下方有肝经、足阳明胃经等经络一路下去,有好几条经络都经过乳房,倪师一一会介绍。

现在只学到足阳明胃经,如果喂母乳时,奶水没有排出来,淤积在管腺、乳腺里,这些乳水就要想办法排出去。有几种方式:第一种吸出来,让小婴儿吸出来,但有些小孩子力量不够,但也不能用拔火罐,因为那力量控制不住。用人为的去吸,不管是先生或太太自己去。在喂完小孩后,决定不喂了断奶,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乳头会胀满得很厉害,会发炎不能碰,因为很痛。

如果给西医看就是打退乳针,西医不知奶水就是月经,也不知道心脏在管这些问题。西医研发了退奶针,无形的去替代了心脏工作,也就伤到了心脏。打了退奶针也就等于身体告诉心脏“去睡觉,我来帮你做”一样。也就好像糖尿病人,当血糖很高时,西医给吃降血糖的药或打胰岛素,这样的动作等于叫胰脏“去睡觉,你的事我来做。”那样的话这辈子,就要依赖胰岛素或降血糖的药物。到有一天还是控制不住时,胰岛素没有用了,降血糖的药也没有用了,而血糖还是很高,那就死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因此身体一定要让其自己做,不能找代用品。初期是乳房有硬块,是因为奶水堵在里面,没有排出来而己,只要把奶水吸出来就好了。但奶水吸不出来怎么办,就用按摩的方式,放松深呼吸,慢慢推拿,让先生帮太太做最好。每天慢慢推,就软掉了。

还有如果乳房块很硬怎么处理,千万不要去做切片检查,过去有个针叫刀针,与九针里面的刀针很类似,看九针图的正中间那一支刀针。刀针跟切片是一样的,会把管腺,淋巴伤到,会产生很多结缔组织及淤块。已经知道本来就淤了,若再切片,过程中间又会有很多瘀血,造成更多的伤害在里面。所以说切片做了半天检查,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有用,就没那么多妇女死在乳癌上面。

乳房产生硬块后,直接放生姜上去,用艾绒去烧。用灸的方式非常好,下针也非常好,下针要按经络来走,叫循经取穴。现在学到的是足阳明胃经,如硬块在胃经上面,就在胃经的子穴、母穴或郄穴,依照虚实来下针。针者善导引,导引之术就是按经络来找穴。所以最初期乳房有硬块的时候,不要慌。

倪师临床看得太多了,有些太太一到倪师这,就已经在哭了。问需不需要照乳房?倪师开玩笑说:“如果你是恐怖分子,一按乳房就招了,因为很痛,根本是用刑,不需要照的”乳房硬块就多按按它,多揉揉。倪师帮其下针,因正好在心经的位置,就在心经的位置下针,第二天来时,她就变得很开心。

现代女人听到乳癌就变色,倪师分析给其听,因心脏在管奶水。情志有忧,抗生素又吃很多,心脏受到伤害。所以说人们需要维他命C,但要以吃食物来获得VC,而不是吃维他命的药片。所以注意:如果营养片虽吃了很多,但都是在伤害心脏。等摸到乳房有硬块时,就更慌,更紧张,又更伤心脏,就更排不出来,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每次病人来,倪师都跟病人说:“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没有人动过你,都可以治好”。

初期的乳房硬块,在《针灸大成》说乳痈都是失治,就是失去治疗,都是没有及时地治疗。这也不能怪当时,因为中国那么大,古代也没有飞机、汽车,都是骑马,骑马骑到一半背还受伤,以前又没有电话、电视,信息不发达,所以找不到好医生。古代名医是到处走动的,古代名医走到哪,那里的病人就有福气,不可能让病人找到他。

几千年来,古医书都有乳癌的记载,一般完全没有去治疗,也活了十几年。所以不要慌,有十几年的时间,不管是把奶水吸出来还是用消导,让变成月经出来。那更年期妇女怎么办?还有人子宫、卵巢都被拿掉了。现在西医是检查好了,用切片很正常,也跟病人说把子宫卵巢拿掉就好,认为这样就不会有子宫癌、卵巢癌。

前几年倪师发现一病例,十年前子宫、卵巢拿掉后,切片也正常,但十年后又得到子宫癌,没有子宫了,却一样得到子宫癌,因为把癌细胞拿出来一看这种细胞只能生长在子宫。所以女人拿掉子宫、卵巢没月经了,或五十岁天癸竭,以为月经没有了,其实错了,当月经没有了以后,奶水一样有。倪师见过一个老太太66岁,来的时候是大胸部,她说:“我如果年青时,那样大就好了。我从更年期后大三个CUP“。倪师心里想:“完了!”便问她:“大便好不好?”她说“不好,会便秘”。

其实月经停了以后,胸部还是会制造奶水,这时候只有第二个出路,要从大便出来。所以平常一天一次大便,更年期要多个一次或两次排掉。更年期症状很多,像很燥热,情绪变化很大,会很烦燥,很难过的。西医找女性荷尔蒙等代用品,因为西医不晓得这也是心脏在管。针对更年期一般心脏自己会调整,把奶水排到大肠去。但西医一介入,又吃女性荷尔蒙,一吃女性荷尔蒙后,很灵情绪变很好,潮热都没了,让其觉得这药真好,其实错了女性荷尔蒙又取代了心脏的工作,但这是心脏的工作!

现在西医自己研究结果出来,吃荷尔蒙会造成心脏损伤、心脏瓣膜闭锁不全。在一开始就知道后果是什么和怎么去治疗,如果中医生理学很清楚,马上就知道根本不能用!有很多经络都经过乳房,按这些经络来取舍,然后在有硬块的地方去灸,在最初期的乳房硬块,尽早处理,%会好,连药都不需要。然后要告诉所有妇女,要保持心情愉快,让自己开心,很多事不要去想它。

对于乳癌到了后期,整个变成岩块,会化脓,甚至到后来连肋骨都会看到。但从开始发病到化脓出来,病人完全不痛,完全不会痛。按书上记载,是不会痛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另外膺窗穴跟乳根穴用在美容,可让胸部大一点,同样的是近取穴。中医针灸有远取穴和近取穴。比如乳根跟乳房下方,拉起来知道足阳明胃经从这里经过一直到脚上,因此下针在脚上也是在治疗胃,这叫远取穴。近的地方就是近取穴,而近取穴很好记,反正就在附近,都会有用。例如绕脐痛,肚脐旁的穴道通通可以下,就是不要下神阙;那乳中也是,周围其它都可以下,就是不要下乳中,其它都可以。远取穴就是顺着经络来取穴,明明告诉是足阳明胃经,但在远取穴却扎到脾经;乳癌是在胃经上,但没扎到也没关系,只是没效果而已,也不会有副作用出现。

10

足阳明胃经之不容、承满穴,开胃口的

接下来继续讲足阳明胃经的各穴道,不容和承满穴。

后面穴道从不容开始,回到胃经的走向,以男人做标准会比较清楚一点。乳头这是乳中,由胃经下来到乳根。这边最中间是任脉,如果以男人扎针,两乳中间就是膻中穴,这两乳间相距是四寸。二寸就是三个指头,不要买尺,没有那么笨的人。当知道大概位置在这后,开宗明义就告诉穴道在两条肌中间,像男人肌肉比较大一点拉过来一点,反正在肌肉中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到了乳根穴以后,进入不容穴,就是巨阙穴旁开。任脉上从肚脐和心蔽骨中间,叫中脘,中脘跟心蔽骨中间是巨阙,在任脉上面,从巨阙外开两寸是不容。不容就是食物不容纳,!吃东西很胀不能容纳,就在不容上治疗,这是所谓的近取穴。不分虚实寒热,注意:只有在手脚上面,才有子母补泻。比如有个太太说:“我心口很痛,喝水就吐。”心口痛,就是心脏巨阙,喝水会吐就是不容。所以中医针灸穴道有它的名称和意义。

接下来是承满,在上脘旁开,巨阙跟中脘中间就叫上脘,上脘旁开两寸叫承满,书上是写三寸,实际上是两寸要更正一下。承满的意思是吃一点就饱了,胃口不开,吃不多,一下就饱了,这是近取穴。

11

足阳明胃经之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穴,小孩长高高

接下来来从任脉的中脘穴把图放大,这是中脘,这是神阙,现在就知道之前倪师先教会任脉,教过任脉各个穴道之后,就有办法找到其他经络的穴道。中脘旁开2寸就是梁门穴,常用治疗胃炎。

接下来看是关门、太乙、滑肉门。看这关门穴,顾名思义,就是不想吃东西,吃东西就想吐,跟不容一样,知道就好了。以任脉的穴位为基础,这些穴道为辅,比如胃痛扎中脘,如果扎完还有痛,可以在旁开两寸的穴道再扎。

隔盐灸神阙,灸完后,肠鸣腹泻还有就可以配合天枢穴。太乙和滑肉门都可以用在长高,下针灸都可以。小孩想长高,都可以帮他灸。

现在学到三个穴道可以让小孩长高高:身柱,脊椎第三椎;再来是太乙穴;滑肉门穴。这都是可增高的穴道,灸完太乙和滑肉门后胃口大开;再灸身柱,小孩子就会长得人高马大。千万要记得:头脑也要好,不能只是四肢发达。:)

12

足阳明胃经之天枢穴,主治便秘、精神病;腹四针介绍

天枢穴,位置正在神阙外开两寸。《针灸大成》刚刚写三寸现在变两寸,实际上通通都是两寸。天枢穴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是大肠的募穴(募穴是指经络开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讲募穴以后会讲到俞募治疗法,大肠经的俞穴+大肠器官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还有一意思,当病人便秘时,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情况,先要确定便秘是堵在大肠、堵在小肠或堵在十二指肠里,还是在胃里等等,后面会慢慢讲到。

如果便秘是堵塞在大肠里,就看大肠的募穴天枢,手放肚脐旁2寸,一按天枢穴,病人会大叫一声甚至惨叫,这是燥矢。说明病人有宿便,而且是干的大便,硬的像石头,会硬到什么程度,有可能硬得排出来时就像石头掉下来,丢到墙上还弹回来。

燥矢若不出来,会让人发精神病,横膈膜在这,食物残渣跟水在大肠,小肠是火在下面烧,水会因此气化上来,气化上来后有大肠的燥气,很脏的气在里面。正常情况下,横膈膜会把浊气隔掉,让浊气不会往上走,只是让清气上升;但是当燥矢太强时,横膈膜也挡不住了,浊气上升到心肺脑,人就会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到龙发堂(台湾人当作精神病院的代称词)看看,十个病人九个便秘;没有便秘的,精神病人就是假的。倪师调侃说:“今天一个人杀人了,就跑到龙发堂逃难去了。”也不用心理医生去辅导了,病人每天都有大便,那他肯定是假的精神病,结束了。所以说中医很好,懂医学或生理学,一看就知道。

天枢穴可以帮诊断便秘,怎么知道病人大便排出来了没有,一压还是惨叫,那就继续再治疗,如果压了天枢穴后软掉了,那就说明宿便排掉了。宿便有两种,一种是寒,一种是热。寒的定义是大肠没有蠕动了,没有蠕动了就累积很多了,但病人不会感到难过。另一种是热,肠子有蠕动,但大便还是排不出来,所以肚子会痛。比如小朋友半夜肚子痛,就是热,针对便秘就讲完了。有形的东西在里面,不管寒还是热,都叫实。

如果便秘时肚子痛,那就叫热实,另一种便秘是寒的,叫寒实,寒就是冷得没有动。若还是搞不清楚热寒,只要看小便的颜色就可以判断,热实的病人小便是黄褐色的,寒实的病人的小便是清白的。

大肠堵住时,到底可以撑得多大,比如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影星约翰伟恩演牛仔的,其肚子很大,枪袋都带在下面,他死掉以后,法医把肚子打开来,拿出宿便有40磅。因为他工作很辛苦,沙漠中待得太久,水份都没了,也可以知道那里医生很烂。

天枢穴很好用,为什么倪师要教辨寒热。如果是寒症,在天枢上面灸比针好;如果是热实,下针会比灸好。若热实又用灸的话是火上浇油,会更干;针对寒实就要灸天枢,当然是隔姜灸。

腹四针介绍:中脘(胃的募穴)、关元(小肠墓穴)、天枢(左右两个大肠募穴)

临床治症的时候,病人说自己胃口也不好,又有便秘,肚子又痛,小便又淡白。作为医生应该怎么处理。这肚脐,这中脘,中脘是肚脐上四寸(胃的募穴),肚脐下三寸是关元(小肠的募)。肚脐左右两寸是天枢(大肠的募),是这四穴道(都是募穴)。

小便淡白的时候,灸天枢,其它下针;如果小便是深黄色,知道是实热,下四针,胃、肠一起治。腑病最好治,都是近取穴,这就是有名的腹四针,没有什么虚实补泻,针下去左转右转就好了,病人感到酸麻胀就好了。

13

足阳明胃经之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穴

从天枢穴往下走,这是神阙,这曲骨。之前倪师很仔细的先讲解了任脉,神阙到曲骨,用目测的,看三比二交接的地方叫关元,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这两个中点叫石门,这两个中点叫阴交,中间是气海。

从任脉的阴交穴外开两寸叫外陵,天枢下面开始就是: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一路下来二寸全是足阳明胃经。病人说这位置痛,一看就知道是胃经,就结束了。所以经络一定要学好,基础要扎实,如果针灸经络没学好,只会开处方汤剂,其实诊断实力就不够的。

从任脉的石门穴外开两寸,这是大巨,关元穴外开两寸是水道,都是近取穴。针对肠鸣、腹泻都可以治。特别提出水道穴,在神阙上一寸叫水分,水分跟水道常合并在使用。可通利水肿、腹水,两个穴道同时用。病人如果说肚子胀的很厉害,不能躺下去,适合下针,这位置灸不大好灸。

从任脉的中极外开两寸,叫归来。看这两字,睾丸不见,睾丸上缩到腹部,下针归来就好了,因为男人的睾丸有可能缩到里面去的(突然想到下面星爷的剧照)。

还有一种症很特殊的睾丸会一直在转,西医处理就会把睾丸拿掉,不然一转血管会转在一起,会坏死的。中医的穴道很多,以后介绍到肝经会更多穴直接络到阴器。

从任脉的曲骨穴外开二寸是气冲。注意:怀孕的孕妇,在针腹针时,肚脐以下的腹针,禁针,最好不要针。怀孕不要针腹部。气冲这穴道平时可以用灸的。倪师特别指出:中极、气冲、关元都围绕在妇人子宫、卵巢这边,多灸灸这些穴道可以帮助怀孕,不需要用人工受精。

倪师在美国临床,有个太太做了三次人工授精都失败,西医叫不孕症。倪师明确地说:“你如果想造人就找我,想破坏的就去找西医。”生不出小孩就要找中医啊!五千年来中国生养了多少人。倪师就用中医的灸法、吃中药方,来找倪师求子的都是儿子。老外吃中药的话,生下来还是金发蓝眼,不会吃了中药生出来就是中国人的:)所以坊间就传:“生不出儿子,就找倪海厦去。”堕胎找西医快。

14

足阳明胃经之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穴

接下来讲解髀(bei)关、伏兔、阴市、梁丘。

先找伏兔,这个穴道过去跪着时,肌肉隆起就像兔子一样,叫伏兔穴,但跪着找穴道,躺下来又不见了,所以不要这样找。从膝盖头往上六寸,叫伏兔穴。从伏兔穴再往上六寸,就是髀关穴,伏兔有时偶尔用到,髀关几乎没有用到,这些穴道多半是治抽筋、脚没有力。

伏兔穴管的像脚膝冷,其实临床上有比伏兔穴更好的穴道,倪师也很少用它,知道有这穴道就可以。找穴定位的时候,记得腿上的阳经,从中间分阴阳,内侧是阴,外侧是阳,翻过来找第六寸,绝不是在肌肉上,而是在肌肉缝中间,这样找就不会错。

阴市、梁丘与犊鼻穴,这是左腿,膝盖头在这,这腿的正面。倪师以病人的左腿,左脚为主。从正面看,从膝盖头上二寸,往外开一寸,这穴道叫阴市,这穴道叫梁丘。还有个经外奇穴,摸摸自己的脚,在膝盖头外侧有个直角的骨头,直角骨头上一寸,有个奇穴叫解穴。这样找有没有问题,这里面有很接近的三个穴道,阴市、梁丘、解穴。

阴市是近取穴,平常是治膝盖冰冷,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近取穴。倪师讲了很好笑的事情,古代可能就有夜市,倪师曾有一个病人脚痛,脾经、胃经痛,下完针就不痛了!但回去后,晚上又痛,这就奇怪了,老是发在晚上,问其做什么工作,回说“夜市里卖东西!”。倪师就下阴市穴,下一针马上就好,也从此就好了;因为晚上在交易,很好玩的。

在膝盖以下才有井荣俞经合,膝盖以上没有,在这无所谓补泻,只是一个穴性而己,后面还有一个风市,风市在胆经上面倪师常用。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在有炎症时用来消炎用的。举例:有人膝盖受伤,偏偏伤在膝盖头,膝盖头每天在那弯来弯去,最不好收口。曾经有个护士自己的膝盖摔破了,但膝盖也没办法不动,变得通通是脓。西医处理方法就把盖子拿掉,把脓清出来,但再长一次又化脓。药都还没用,梁丘一下去,病人就觉得好痒,二十分钟针起来,整个膝盖伤口就结在一起,效果很好。梁丘是消炎作用的穴。而青春痘老是生在足阳明胃经上面,这都是下针梁丘穴很好的时候。针梁丘穴,摸两个肌肉中间,针下去,无所谓补泻,主要是消炎,像红肿情况都可以用。

解穴有几种功能:第一种,下完针后,比如下太渊、经渠时不小心扎到动脉,胀起来了。这时候肿在这边,下对面的解穴,解穴就是当下针后的针感、很痛、很难过,包括下针肿起来,一下解穴,病人会感到有个东西跑,就那么快压力马上就去掉了。

第二种,过去武功高强的点穴,点穴后解不掉,解穴一点就解掉了。解穴有两个,一个在脚上,另一个在手上就是少府穴。这是一个经外奇穴的地方,倪师在介绍经络遇到奇穴就直接讲了,就不用再单独开一堂课专门讲经外奇穴了。

再来介绍犊鼻,犊鼻穴的位置: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中间这个叫做犊鼻。(还有的书上说犊鼻就是外膝眼)

犊鼻穴,很少下,如果下针下得很深,会伤到膝盖的油囊。

15

足阳明胃经之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膝盖中间是韧带,韧带的正中间是犊鼻,旁边有两个凹洞,称为膝眼,膝眼属经外奇穴,像个眼睛样子。在治疗风湿关节炎、膝盖伤痛的时候,有五穴四针。第一个穴在膝盖的头,不要扎到膝盖骨,骨头上没有穴道,要上来一点,这一针称鹤顶穴;鹤顶再加上两个膝眼,倪师给示范看。

在双膝眼上下针时,要注意针下去的角度,要呈八字形。上面看是直角,从前面看是八字。扎膝盖的地方,针是直进直出,不要捻针,因为有油囊在里面,如果是捻针的话,一旦把油带出来,膝盖会受伤,直进直出叫雀啄术,像啄木鸟吃东西一样,下针速度很快,不要左右转。树木的医生是啄木鸟,有天早上扣...扣...不知谁在敲家门,倪师第一次到美国不知道,打开门看都没有人,后来看到啄木鸟在上面。利用鸟当医生,这就是雀啄术。

再加上阳陵泉跟阴陵泉,胆经的阳陵泉透脾经的阴陵泉用三寸长针。

五穴但用四支针,可治所有膝盖的问题,没有膝盖风湿痛会不好的,效果都很好。

16

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胃经合穴本穴,养生大穴

接下来讲足三里,从膝盖头下去,在膝下三寸,照书上说是足三里是很大的穴道,书上都用同身寸来找的。倪师教一个方法,永远不会搞错。用手指头顺着前面胫骨,从下往上推过来,推到这边开始高起来的地方,就是准备高的起点,外开一个指头,就叫足三里。就是摸到高起来外开一指头,足三里穴道就出来。

足三里是非常常用的大穴,所有胃病都可以治(但吐血除外)。有个穴道叫冲阳脉(也叫趺阳脉),找到足三里,按住足三里,冲阳脉就没了,这代表找准穴道了。这叫度骨法,就是按照骨头来找。

中医的观念是男人年过三十,多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井荣俞经合。阳经的合穴,五俞穴对应五行是金水木火土;合为井荣俞经合。胃经本来就是阳土经,足三里穴就是胃经的本穴,属性都是土,相同。病人恶心想吐,扎足三里就可以去掉了,除非没扎准,扎到足二里、足四里没有扎对足三里。

有人脚不能走远,扎足三里。脚没有力扎足三里。灸和针都可以用,灸百壮都没有关系。灸足三里可以把燥热的气导下来,比如体上灸中脘、关元,灸得太过了。想要超过那个老将军,就灸五百壮,灸得很黑,灸到口干舌燥怎么办?那再灸足三里,会把热往下导。后面倪师还会介绍重灸到灸膏肓穴,灸的时候,感觉很燥热,就可以灸足三里,把火气往下导,虚症和实症都可以用。

17

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补泻手法

足三里是胃经本身的合穴,也是属土为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在这治疗。如果乳癌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足三里就很好用。问乳房硬块多久啦,答:“二年!”就在足三里用补。如果硬块压好痛,就在足三里用泻的方法。

这是病人的左腿正对着,倪师在足三里做补泻,这是新病,左转动,引到气,感到酸就是气到了。足阳明胃经的气是往下走的,现在讲的是病人左腿,针扎到足三里,心里面想着经络运行的方向(足阳明胃经外侧从上往下),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逆为泻,顺为补。

那逆着经气快转,再慢慢回来,就是泻,不要去记顺时、逆时。补的时候,补是单数,像三五七九,比如说,把针提一点起来,一个绿豆大,气就到了很快。

如果是在右腿,经络气血流注的方向是外侧从上到下这样子下来的,要扎针下去,针下去转顺要快,再慢慢回来。因为主要是要让气这样过去,不要把气带回来,所以很快的过去,慢慢的回来。如果要泻的话,针扎下去以后,要逆的转,很快的让它的气往回走,所以不要去记顺时逆时、左右腿是反的。用基本常识去想,用基本法则把它简单化,这是补泻的一个手法。

足三里用的很多,在治疗病人有血压上升的时候。中医说是阳亢,脸充血,西医说是血压很高,中医可在足三里下五分,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这是临床实务在用。

养生大穴,常常灸足三里,可让人健康长寿。中医观念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临床上有很多看法:1)在治病时不管是肝癌、肺癌或感冒,处方下去后,病人如果胃口恢复,就代表救回来了。如果一直在治,但胃口仍没有回复,所谓胃口没有恢复就是,病人不感到饿,不会想要吃,代表胃气还没有回来,就是没有胃气。只要胃气回来,代表病人就救回来了。这是第一个很简单的观念。

2)第二个是中医对疾病的定义,过去在澳洲南方有个小镇的渔村,渔民靠捕鱼维生,澳洲政府发现这是澳洲最长寿的一个村,一百岁死的一大堆,九十几岁的人看起来像中年人,身体很好。澳洲政府就很纳闷,为什么他们身体那么好,他们也没有疫苗,也没有医疗的介入,为何身体还那么好,就派了一群科学家研究。他们不拿活人来研究,而拿死人来研究。这些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人很多人在西医的定义里是有肝癌,有肺癌,有其它什么病的。但这些人确定都不是死于癌症,有人甚至活到一百一十、二十岁了,组织才开始退化了,但都不是因为癌症的缘故。他们就特别研究吃的食物,发现他们都吃海带、海藻类。所以海带、海藻类对人的身体都很好。问任何科学家,人类来自哪里,同一个答案都是来自海洋。海带、海藻类都是黑色的,黑色的入肾,所以肾很重要。

从这案例上可以学到,即使病人还是有癌、肿瘤,但这病人被治疗后,从没有胃口治成有胃口,这癌就可以忽略它,因为它一百年也不会害人。既然它不会害人,就不要去动它,他等于在睡眠中。临床上不见得一定要治到癌细胞完全没有了为止;只要知道1)本来没有胃气治成有胃气的;2)本来失眠治成能睡得很好;3)本来全身黄疸,黄疸也退了;4)本来小便排不出来,后来排出来;5)本来水肿,后来水肿没了。一个人能吃能喝能拉能睡,没有病,这样就可以了。即使癌细胞还在那,也是在睡眠的状态,不要再用X光来刺激它,就不会醒来,也不会造成危害。

所以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癌细胞,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存在,而是它无害。怎么知道它无害,就看有没有胃气。所以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但常常保持太饿也不好,常常保持太饱也不好。不饱不饿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饮食要有节制,要定时定量。

18

奇穴--阑尾穴,专治盲肠炎(阑尾炎)

在介绍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之前,先介绍一个奇穴--阑尾穴。

倪师画清楚一点,还是左腿正面,这是膝盖头,找到足三里以后,在足三里下一寸,写约一寸的地方有个奇穴,穴名叫阑尾穴。

所有的穴道,可以帮助诊断,帮助治疗,也帮助知道病好了没有。现在这病人来了,病人说肚子痛。一看是个女的,要查到底是月事痛,还是盲肠炎,还是其它腹痛?

如果西医去看,就会让病人去验血,看有没有炎症,有时候验血下去,开下去还不一定是盲肠炎。而中医不用验血,中医就叫腿伸出来,男左女右,男的看左边,女的取右边。足三里先找到,然后在其下一寸的上、下都找压痛点。如果有压痛,就是盲肠炎,这是很肯定的,是%的准。

人体不能太相信仪器,仪器会有错误。而这病人在阑尾穴有压痛点,倪师就讲到穴道可以帮助诊断、也可以帮助治疗。如果一压阑尾穴,病人惨叫得很大声。意思是告诉说“给我在这里扎一针”。一针下去要下得准,手都按到痛点,再下不准针,倪师就没法教了。

一针扎下去的时候,引到气就好了,病人的痛会当场去掉不痛了,一般盲肠炎病人会像虾子弯起来,因为弯起来比较舒服点。在痛去掉以后,为确保从大便清出来,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小肠募穴关元。

当然后面倪师会教到如何治腹膜炎,当病人从盲肠炎破掉时,病人会变成腹膜炎,这中间症状不太一样。腹膜炎是原本肚子剧烈痛,到后来痛突然瞬间消失了,因为原本盲肠肿得很大,还没有破,所以病人会很痛。后来盲肠一破,压力就没有了,大便都跑到腹腔了,所以没有痛了。病人会以为好了,实际上是散开来,但一动就痛就是腹膜炎了。

如果是给西医治,很简单就躺一个月,一直打抗生素。中医看有没有腹膜炎很简单,看肚子一边是凉的,但这边是烫的,就知道里面是破裂,中医好不好治呢?很好治的,不难的,在讲解《金匮》时会仔细讲到,在这先不讲处方。如果是痛,都可以下针,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阑尾都可以下针。

19

足阳明胃经之条口主治糖尿病脚麻、上巨虚、下巨虚主治硬块

接下来看足三里的下三寸,三寸的距离,叫上巨虚;再往下三寸,叫下巨虚;下巨虚上一寸叫条口穴。上巨虚穴顾名思义,对乳房的硬块很好,把上面巨大的东西给虚掉;下巨虚是把肚脐以下硬块给虚掉。比如女人子宫卵巢有肿瘤在,可以在下巨虚治疗。当发现实症,实就是有东西;虚症就是没有东西,就是无。遇到实症是用泻的手法,泻时逆向行针,补泻做完,再往前扎一点,就是泻。

条口穴专治糖尿病的脚麻,条口穴除了治症,倪师要讲一个“易”。如果有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这杯子灌满水,另一杯子灌半杯的水。现在各丢一块方糖下去,糖是一样的剂量,那一个会比较甜,这问题都知道答案。因水量不一样,若要让这两杯水尝起来是一样的甜,会怎么做,那就半杯水的把水灌满,加水进去就可以。

但西医是用显微镜看,根据验血报告,西医只看验血报告,没有验水报告。可大家都知道人身体上有70%是水。结果西医不去验水而去验血。所以糖尿病人会口渴,不看这种情况,只看报告说血太甜了,就发明人工酵素或是胰岛素,让血糖下降。

注意:凭空让东西(糖)变没有了,那是魔术。以物质不灭定律来说,当使用人工方法把血糖降下来,其实糖不会凭空不见的,而是糖会沉积在下面。日积月累以后,血糖慢慢会积在脚底下,这脚就慢慢硬化。只要脚破一点伤口就不能收口,西医就开始截肢。

条口穴可以治由糖尿病的脚麻,就是治脚麻掉了。倪师不知道治疗过多少糖尿病人,治疗恢复后他说:“倪医师我告诉你,我原来感觉脚到底是踩在地上还是地毯上都不知道的,现在地板上有一粒小细沙都知道”。所以在治糖尿病时第一个要务是把水补足,中药里有很多生津的药。第二个要务就是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所以在糖尿病初期的时候,中医开始治疗时,会有一段时间血糖变得比较高,这是正常的。因为这是老糖,糖会从脚底回到血中,本来糖就不会积在脚底,是因为吃了西医降血糖的药,打了胰岛素才会把糖沉淀下去的。这时后中医处理会把下面长期积的糖去掉,同时把水补满。怎么知道把水补满了?就是病人不渴了。反正糖尿病又叫消渴,这就是中医。所以糖尿病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找中医看,一个是找西医看,自己决定,找西医看就是走前台湾蒋经国的后路,脚会慢慢被切掉,所以这个要由自己决定。

条口穴的第二个作用,很有名透针是由条口透承山。条口(脾经)透承山(膀胱经的)。

承山在膀胱经,看小腿后面两个大肌肉中间,有穴道叫承山穴,后面介绍到膀胱经时会提到。条口穴一针,可以透到承山穴。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比如说病人肩抬不起来,从对侧条口穴下去,拿三寸长针,一路透到承山穴,透针时叫病人抬手,这样就好了。这就是条口透承山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下巨虚,下巨虚治女子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都可以。那以上巨虚治肚脐以上最好;肚脐以下找下巨虚。这硬块局限在足阳明胃经上面,一看硬块在阳明胃经上面,对西医来说可能是子宫肿瘤,都没关系。马上采对侧治疗为主。

20

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导痰针灸法

接下去讲解丰隆穴,丰隆穴要看小腿外侧边,还是以左腿为例,其外侧这边有一个胫骨,摸膝盖这边有个骨头凸起来,而外踝有骨头凸起来。这两个骨头把其连成一条线,连线的正中间那点,就叫做丰隆穴。

丰隆穴,顾名思义可以让丰隆一点,的确也有效。中医针灸要美容时要做疗程隔天扎针。注意:所谓新病是指刚得的病,一次就好。有些不是病,就要隔日像一三五,二四六的帮她下针。丰胸用丰隆穴很好,可以顺气用补,就是丰胸,不要用泻(逆气),不然正好相反缩胸。

丰隆穴最有名是用在去痰。实症癫痫的病人,实症是因有痰饮,如何把痰去掉,用下针把痰导出来。丰隆穴是很有名的导痰穴,病人痰很多,喉咙在呼吸时都是痰。用针灸,在丰隆穴下针导痰。

注意导痰的方式很特殊:针扎到丰隆穴以后,左右转捻针,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到了;气到了后,针慢慢起来,针不要出来,只要提到皮层;再把针倒过来,斜针45度,往身体的上方下针;然后再捻针,病人感到酸麻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又到皮层;然后再往下45度下去,下去以后,针就留在那边20分钟。这就是扎针丰隆穴的导痰术。

21

足阳明胃经之解溪穴是母穴、冲阳穴是原穴

丰隆穴下来以后,就到了解溪,解溪穴先要知道大概位置。当在找解溪穴时,在病人的脚上一摸,会摸到有两条大筋,在大筋的中间下针,这就是解溪。

解溪是胃经的经穴,就是胃经的母穴。倪师再重复一次(五行五输穴关系),阳经是金水木火土,对上去的穴道是井荣俞经合,足阳明胃经本身是阳土。相生的,木生火,木是妈妈,火就是儿子。火生土,火是妈妈,土就是儿子。足阳明是土经,所以它的妈妈是火。所以足三里是胃经的经穴又是本穴,解溪穴就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其属性是火,所以解溪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

所谓的虚症,像头痛在胃经上,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顺着这经络下针(顺补),虚症在这解溪穴(母穴)治疗。

接下来讲解冲阳穴,书上说在解溪穴下二寸,找的时候不要硬找二寸、三寸,用手摸,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大约在解溪穴下二寸,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

六阳经有手三阳足三阳,阳经上才有原穴,阴经上没有原穴。过去在《素问》来说冲阳是禁针的,因为过去针很粗,像火柴棒那么粗。冲阳穴里面有个动脉,一下针就会扎到动脉。但现在针很细,摸到冲阳脉时,先把动脉拨开来,针就下去了,这是下针的手法。因为冲阳是胃经的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

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例如现在碰到一病人是哑巴,问他饿不饿,又不会讲;可以一摸冲阳脉还在,这病人胃气还在。冲阳现在可以下针,用32号针(毫针),虚实都可治。

看书上写的胃经资料,很多都是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这是因为肠胃的病,大便不通,燥气会上冲,让人头昏过去,会跑到很高的地方,很燥热,就开始脱衣服而跑了。倪师会在介绍到《伤寒》时,详细讲讲燥矢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把它消导下来。

中医有些地方很好玩,比如看书上丰隆穴的介绍时写“见鬼好笑”,什么叫见鬼好笑,意思是没有什么事自己在傻笑。

22

足阳明胃经之陷谷是俞穴、内庭治下牙痛、厉兑治心脏病

接下来讲解陷谷,陷谷从内庭穴开始找最方便。这是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接的地方,把图放大,越放越大;在这两个脚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两个脚趾骨;不要在骨头上下针,要在骨头后下针,这穴道称内庭。

从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方就是厉兑。因此穴道的位置要先找清楚。陷谷是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如果按照时辰发病,知道足阳明胃经是上午7点到9点,这时间是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假设有个病人来告诉你,他头痛是在每天早上7点开始到9点,之后就不痛了,这样不用管痛在那个经络,只要是按时间,按时辰发的病,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

那如果说病人在扎针的中间聊天说:“为什么我太太7点到9点要跟我发脾气”,还是用陷谷穴,只要是定好时间发生的问题,都可用俞穴。倪师常常看到,为什么每天早上(7:00-9:00)脸肿。起床脸肿最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会在脸肿,就在陷谷穴下针。

接下来看内庭穴,这穴道在两个脚趾交缝上五分位置,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穴是井穴,属金。这里出现一个问题,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本身是胃经的子穴,但子穴的时候正好又是井穴。如果拿个针做泻,这不是折腾人家吗?

这里有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就补用合穴。注意:井穴一定是在四肢末梢。内庭穴成了足阳明胃经的荣穴。这是脚,从后面这边下针,对着胃经下针,这是泻,下内庭时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如果下内庭足阳明胃经气血是这样下来的,用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迎它又用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这是三种手法在里面,这是很强的补泻。

足阳明胃经从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两个都扎。针对牙科近取穴可以扎,像颊车、下关等。

走到厉兑的时候,厉兑是胃经的井穴,有一句话叫“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这样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中医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这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好像有扫把在洗刷心脏,这是非常好用的穴道。

23

足阳明胃经相关:尸厥放血急救、以及穴道名的导引法

《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一开始介绍到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可是急救时,少商、商阳等等的井穴直接把手一抓。指头尖一次放完。因为指头放血速度比较快,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

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十宣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在急救时,不要一个一个的扎井穴,要全部一次放。井穴本身就是它的子穴、经穴。所以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会发现其效果非常好,会出乎意料。

看书上说的“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的问题。在这井穴与荣穴都是胃经实症,像牙痛、乳房硬块。假设妇人不打算喂奶了,现在乳房胀起来。胀起来下时,下子穴也可以让它退掉,陷谷也很好用,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想让其陷下去,上巨虚也可以用。

在做导引时,《黄帝内经》里有介绍善针者就是会用导引。导引的手法,先介绍初步的导引手法。高山、丘陵、山沟之间,还有深谷,这水一路导下去。这是什么意思,因为中医有很多穴道是以山做名称,很多穴道是以陵做名称,像承山、阳陵、阴陵,人中又叫水沟,刚刚有讲到陷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导引,一路把气导引到河里。所以像水沟,就是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去,就会把它导到深谷。手上有阳谷、支沟,很多穴道都是用这类名词,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下一集]:国学堂--倪海厦《人纪》-针灸篇10[足太阴脾经]

完稿于:己亥年己巳月庚申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8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