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常掏耳朵会致癌医生每周可掏耳1次

不掏耳朵,会堵塞耳道;经常掏耳朵,会致癌。近日,一则网络流传的新闻令网友犯难:到底要不要掏耳朵?医院专科医生:只要不频繁掏耳朵、每次都掏到破皮出血,就不要紧,一般情况下可每周掏耳1次。

网上新闻称经常掏耳朵,会反复刺激耳道皮肤,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是可以切除的良性肿瘤,但多次复发后,可能转变成恶性肿瘤。还有网帖说,长期不掏耳朵,会形成耳屎栓塞,影响听力。

“经常觉得耳朵痒,如果不想法掏一掏,会痒得无法忍受,甚至无心工作。”白领陈小姐说,为缓解这种感受,她特意在钥匙上串了个挖耳勺,耳朵痒时,就掏个够。可看了网上的新闻后,她担心自己每天掏耳朵,将来会长肿瘤。

医生说,网帖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反复刺激耳道皮肤,的确会引起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增殖,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形成此病的病因很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经常掏耳朵等,都可能引发。只要不频繁掏耳朵、每次都掏到破皮出血,就不用太担心长乳头状瘤。

医生解释,正常的外耳道会有黄色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和灰尘粘在一起,干后就形成了耳屎,医学名为“耵聍”。普通的小块耳屎随着人体的活动,被震动掉出耳道。大块的耳屎停留在耳道深处时,游泳或洗头发时耳朵进水,耳屎就可能遇水膨胀,堵塞耳道。

医生建议,较好不要深入耳道掏耳屎,以免不慎用力过猛,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或伤及鼓膜。一般情况下可每周掏耳1次,用挖耳勺轻轻掏外耳道。如果感觉耳朵痒、堵塞,医院请医生用专业工具掏,或进行专业冲洗,将耳屎冲出来。

名医联合会诊

主任医师教授

曾多次参加国家级耳鼻喉会议,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三等奖优秀论文奖3项,在国内耳鼻喉界享有一定声誉。擅长耳鼻咽喉疑难杂症的诊治,特别对耳鸣、耳聋及眩晕等耳科疾病的研究有较深造诣,尤其在变异性鼻炎等鼻科疾病和耳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诊治方面拥有娴熟的技术。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主任、眩晕门诊专家。对神经耳科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听力功能障碍、前庭功能障碍、眩晕的诊治方面有较强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耳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工作30余年,医院进修,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及论坛,先后省级以上耳鼻喉医学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在耳鸣耳聋、中耳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耳鼻喉顽疾的诊治及大型手术方面具有深厚造诣,在头颈外科及耳科学方面有较深入的钻研,尤其擅长鼻窦炎开放术、鼻息肉鼻腔乳头状瘤切除,额窦骨瘤切除术,腺样体扁桃体联合切除,腭咽成形术,声带息肉小结切除,鼓膜修补术等。

门诊接诊时间

门诊就诊时间:8:00-12:00,14:00-17:30。

乘车路线:乘4路、9路、10路、11路、33路、路、路、游8路公交车到北新街站下车往东50米,乘坐地铁2号线至北大街站D出口向东米;乘1号线至五路口站A出口向西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75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