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离胃癌还有多远

医生简介

张恩,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沈医院消化内科(北院区)主任,辽宁省免疫学会老年免疫分会常务委员,辽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包括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及并发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系统肿瘤等的诊治。在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学术论文。先后获国家专利一项、省科技局的科技成果奖、沈阳医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奖、沈阳医学院和省教育厅课题。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

出诊地点:沈医院北院区消化内科诊室

读者来电分析解答

大连市沙河口区何阿姨:医生您好,我经常听说幽门螺杆菌,好像是只能存在在人体胃里的一种细菌,它对人体的影响严重吗?

张主任: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存在的问题:

老百姓认识不足,包括国内少许同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危害性认识不足

年发表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已将幽门螺杆菌胃炎定义为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并强调除非存在抗衡因素,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长期实践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获益远大于负面影响。但至今国内少许同行仍不同程度漠视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获益,或不适当夸大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在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处理中很少,甚至不检测及不采取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不规范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尚很普遍

由于不少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应用不合理方案、治疗失败后重复用原方案,以致治疗成功率越来越低。此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复查也很重要,一些单位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的复查也做得不够。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准确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关键。然而,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体检机构在检测时不规范(比如进食的时限、是否服用药物等等),导致假阳性、假阴性增多。

营口市站前区李阿姨: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呢?

张主任: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还可引起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J)淋巴瘤,是部分患者消化不良的原因,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早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根除它有助于预防胃癌。所以当前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中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是否需要根除,而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根除上。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一些胃肠外疾病有关:比如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能与一些皮肤病(包括慢性荨麻疹、酒渣鼻、银屑病、干燥综合征、斑秃等)有关。

沈阳市沈北新区赵大爷: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

张主任:易感人群

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我国成人感染率约为50%,以无症状感染居多。大部分感染发生在儿童阶段,我国儿童感染率约为20-60%。易感人群还包括受教育程度年限短、家庭居住密度较高、低收入、外出就餐多、无良好卫生习惯人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

传染源

人类是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亲密接触,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可能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环境传染源:环境中被污染的水体是目前越来越受重视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潜在传染源。

对饮用水的处理可以降低通过污染的水体传播幽门螺杆菌的风险。

传播途径

经胃—口传播途径:包括胃分泌物或呕吐物;

经口—口途径传播:牙菌斑和唾液中均分离出HP,口对口喂食和共餐增加HP感染风险。

本溪市明山区范阿姨:怎么检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张主任: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包括侵入性(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染色、细菌培养、胃粘膜涂片染色检菌)和非侵入性(包括碳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粪便抗原检测)方法。

其中碳呼气试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准确、特异、快捷、安全的特点,诊断总体符合率可达95%以上,可用于HP现症感染的诊断及根除的判断。检测时应注意:①受试者应在早上空腹时或者禁食2小时以上接受检测;②整个检测过程中要禁食、禁水、禁烟并保持安静(可静坐或者轻微活动),运动后不宜进行该项检查;③呼气样本采集时受试者保持端坐位或立位,受试者做正常呼吸(勿深呼吸),将气体吹进采集装置内;④应于停药至少4周后进行此项检查;⑤可以在检测前清洁口腔以减少其影响,胶囊剂型的检测试剂可以避免口腔细菌的干扰;⑥检测值处于临界值附近时,结果不可靠,不排除假阴性或假阳性可能,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

另一种一些检测机构常用的是血清学检测:它也是非侵入性的,方便,可作为流行病学筛检,根除后血清中抗体水平半年到1年内,甚至更长时间仍可维持阳性,故不能区分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尤其不能用于评价药物治疗后的效果。

医科专递

警惕!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一直在上升

我国的研究显示,12岁以上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仍进一步上升。家庭内儿童的一级亲属,尤其是母亲,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传染源。而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可能是饮用水源的污染,其他还包括口对口喂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及游泳等。有研究发现,出生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定植,推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且可缩短病程。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检测应严格遵照指征:建议对存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确诊为MALT淋巴瘤、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一级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的患儿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因此不建议对上述疾病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患儿不建议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方法:

1.快速尿素酶试验:是儿童侵入性检测方法的首选,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2.尿素呼气试验: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安全,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是儿童非侵入性检测方法的首选。

3.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无创,标本极易获得,适用于儿童及婴幼儿,也是唯一一种准确性不受受测者年龄影响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但是,粪便中杂菌较多,幽门螺杆菌含量低,给检测带来一定的难度,我国医院开展。

根除指征及方案: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一级亲属中有胃癌患者的儿童、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具体方案需严格遵照医嘱,不同年龄、体重儿童用药不同。

专家妙方

根除幽门螺杆菌(HP),方法全在这

我国共识意见推荐的适应症: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者、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有胃癌家族史者、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低剂量阿司匹林者、其他(包括成人和儿童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个人要求治疗(但治疗前应经过医生严格评估:年龄45岁,无症状者,支持根除幽门螺杆菌;但年龄≥45岁或有症状者则不予支持,须先行内镜检查)。

治疗方案:由于相关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治疗的不规范,使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在我国变得日益困难,因此严格遵照医嘱非常重要。目前治疗的四联方案:PPI标准剂量,每日2次+铋剂标准剂量,每日2次+2种抗生素,每日2次,疗程14天(具体抗生素的选择医生视当地及个人情况而定,目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率较低,而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

专栏一经推出,受到读者广泛的







































白癜风能遗传吗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6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