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此病进入高发期,比手足口病还厉害
继前段时间热议的手足口病后,疱疹性咽峡炎迎来新一轮的刷屏。同时已经有不少媒体发出报道。
注意啦
今天,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孙永东教授就为大家讲讲这与手足口病相媲美的疱疹性咽峡炎,注意啦!
发病原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易感人群
主要是1~7岁小儿。
一般病程
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因不同型病毒感染可重复多次发病,危害性大。
主要表现
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可伴有惊厥,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等。
主要体征
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时,医院耳鼻咽喉科或儿科进行确诊,早诊断,早治疗。
治疗方法
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所以主要是止痛、降体温、止咳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
注意事项
1、患疱疹性咽峡炎时,需隔离2周。
2、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冰糕、不喝饮料。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推荐中医食疗方法
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饮用。
专家简介
孙永东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耳鼻咽喉科主任,学术技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泸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声带息肉、良恶性肿瘤、耳鸣耳聋、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人工耳蜗植入、听神经瘤、面神经瘤、耳源性眩晕、鼓室体瘤、颈静脉球体瘤、外耳道癌、中耳癌等疾病。独立完成省部厅级科研课题4项,参加主持国家自然基多1项、课题1项,在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
城北门诊时间:周一、日上午,周二、四全天
龙驰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审稿/汪建英
编辑/梁龙杰
校对/王凡
投稿邮箱:LYZYYXCK
.COM宣传部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