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抱怨,上医院看个小病为什么诊疗费这

看病、检查、治疗、用药,这整个就诊流程下来,会许多人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这个药又开多了。曾有医疗专家怒斥: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什么叫“过度医疗”?简单说,就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护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输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旦生病就会想起的治疗方式。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打上一瓶点滴,更有甚者,换季了、高考了也去挂上一瓶。一个吊瓶,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老百姓形象地概括为叫“三素一汤”,他们最喜欢用的,就是抗菌素、维生素、激素,那一汤就是打吊瓶。

此前媒体报道过,医院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专家指出,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约20万人死于药物滥用。现在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少老年人即使没病,医院输液,因为他们认为,输液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脑血栓,这其实是有害无益的。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个步骤。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很多人觉得,CT、造影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会带来不必要的癌症风险。

一、儿科

1.感冒时不要用抗生素。

2.发热而造成的痉挛不要做影像检查。

3.腹痛不要胡乱做CT检查。

4.孩子阑尾炎时不做CT检查。

5.男孩睾丸下降不全时,不做超声波检查。

二、糖尿病

1.糖尿病不要用动态胰岛素测量法管理血糖值。

2.高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5%左右就可以。

3.2型糖尿病,每天不必多次测量血糖值。

三、外科

1.腰痛时,在症状出现6周以内不用做影像检查。

2.腰扭伤时,不要直接做X射线检查。

3.风湿疼痛时,不要轻易做核磁共振。

4.风湿疼痛时,不要直接就使用生物药品。

5.不要轻易做抗核抗体(抗核酸抗原抗体)。

6.骨质疏松的双能X线检查10年做1次即可。

7.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对变形性膝关节病无效。

8.变形性膝关节病不要做关节腔内清冼。

9.轻度头外伤不做CT检查。

四、癌症

1.前列腺癌检查时,不要轻易地去做“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

2.前列腺癌早期,不做骨转移检查。

3.低风险的前列腺癌,不要轻易开展治疗。

4.乳腺癌早期,不做骨转移检查。

5.乳腺癌手术,一定要做腋下淋巴检查,不做活检,就不要做手术。

6.乳腺癌早期,患者年龄超过50岁,放射治疗尽可能只做短期的。

7.30岁以下女性不需要做人乳头瘤病毒检查。

8.不轻易用棉棒做宫颈部细胞脱落检查(细胞诊查)。

9.有过宫颈癌经历的人,不要轻易做阴道镜检查。

10.健康的女性不要做卵巢癌的检查。

11.早期的肺癌不需要做脑部转移检查。

15.大肠癌的内视镜检查10年1次已足够。

16.不要突然间就做手术。

17.不要轻易把烈性止吐药和化疗药物一起使用。

18.癌症检查尽量不做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等检查。

19.寿命不到10年的人,不用做癌症筛查。

五、妇产科

1.就取个避孕药,没必要做阴道检查。

2.到了预产期,基本上也不要做阵痛催生。

3.即使怀了双胞眙,也不要缝合子宫颈。

六、内科

1.做慢性人工透析,需要与相关人员达成共识。

2.睾丸素正常的勃起功能障碍内补充睾丸素没有意义。

3.插胃管对于痴呆患者没意义。

4.反流性食道炎不要轻易用药。

5.神经性胃溃疡不用吃药。

6.哮喘诊断请使用肺功能测定。

7.不是重症哮喘或是支气管炎,就不要做胸片检查。

8.不要给支气管炎的孩子用支气管扩张药物。

9.对于没有进行吸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不使用脉搏血氧仪。

10.对于不满2周岁的轻度下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使用类固醇。

11.不要胡乱在家持续吸氧。

12.过敏检查避免做非特异牲的IgE或IgG检查。

七、精神科与脑神经科

1.精神病药物不要轻易开处方。

2.不要轻易同时使用2种以上精神病药物。

3.孩子不是精神病患者,就不要用精神病药物。

4.失眠症治疗初期不要使用精神病药物。

5.不是重症的头痛不要做影像检查。

6.头痛不要测脑电波。

7.头痛不要长久服用药店卖的药。

8.不到最后关头,不要服用阿片类、巴比妥酸类的镇痛药。

9.一次晕倒,不要做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

10.即使晕倒,也不要做颈动脉影像检查。

11.检查痴呆,做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时,要让专家先诊断。

12.对痴呆患者不要无计划地使用胆碱酯抑制药物。

13.即使痴呆症患者有精神异常的症状,也要慎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八、皮肤科

1.诊断荨麻疹时不可以轻易做检查。

2.甲癣几乎不需服用口服药。

3.特异性皮肤炎只要没确诊是细菌感染,就不要使用抗菌药物。

4.在手术创口上不要用抗生素。

九、五官科

1.没什么眼科疾病的症状不要轻易进行影像检查。

2.孩子的眼科体检时,不要每年都进行眼底和眼压检查。

3.孩子不要使用度数低的读书眼镜。

4.红眼病禁止使用抗菌药。

5.急性副鼻窦炎不要乱用抗生素。

6.中耳炎、外耳炎不要吃抗菌药。

7.突发性耳聋不用进行头部、脑部CT检查。

十、心血管疾病

1.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药物对高龄者不起作用。

2.没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不用在意。

3.没有症状的心房性颤动不要使用人工起搏器、

4.即使是血管比较细小的患者发生心梗时,对没有堵塞的血管也不要进行治疗。

5.能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心房颤动,就不要使用心肌导管术。

6.当中心静脉不需要导管术时,应立刻停止。

7.营养剂在保持健康方面不起作用。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彭海波周思初

“南方名医”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方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13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