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播报耳显微颅底外科颞骨

耳显微颅底外科-颞骨解剖高级研修班学术汇报第二天

耳显微颅底外科-颞骨解剖高级研修班第二天由李华伟教授主持,本研修班的名誉主席王正敏院士授课,本研修班举办近20年,在王正敏院士的指导下,经过传统的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耳颅底外科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耳外科专家,促进了耳显微外科的蓬勃发展,是中国耳显微外科发展的摇篮。王正敏院士向大会做耳科手术-录像释要,王院士结合自己的手术视频播放,分别介绍和讲解了中耳手术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低壁鼓室成形术)、CO2激光小窗镫骨切开术和假体植入术、眩晕外科的内淋巴液分流术、面神经外科颞骨骨折并发面瘫和传导性聋的面神经减压术和听骨重建术、面-舌下神经吻合术等手术的处理技术和操作要点,跟大家分享了一部经典的、艺术性的手术教学片。

手术直播

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耳科中心副主任戴春富教授,向全国同道及学员手术直播了左颞骨次全切除术+(备)面神经移植术、左颞骨次全切除术。

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陈兵教授,手术直播右侧鼓室成形术与右侧人工耳蜗置入术。

学术汇报

倪玉苏主任医师主持

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倪玉苏主任医师与大家分享侧颅底手术的常见的手术入路选择经迷路及迷路扩大径路、耳囊入路、颞下窝入路、经乳突与颅中窝联合径路、迷路及迷路上间隙、耳蜗下径路在听神经瘤切除、岩尖胆脂瘤清除的适应症与关键操作技巧,重点介绍涉及内听道口的定位,面神经、颈内动脉的定位和保护,乙状窦、颈静脉球的出血及处理,后组颅神经的保护,脑脊液漏的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手术视频播放讲解其预防和处理出血、面瘫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听力改善效果和患者术后的整体恢复情况。

复旦大医院耳鼻喉科耳神经颅底外科副主任袁雅生主任医师汇报侧颅底手术的面神经处理策略,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侧颅底分层解剖与面神经立体解剖,侧颅底的常见疾病以外耳道癌为主要代表的各种颞骨恶性肿瘤、以面神经肿瘤为代表的各种良性肿瘤、岩尖胆脂瘤、颈静脉球体瘤(颈静脉孔区的各种病变、后组颅神经病变和神经鞘瘤)、听神经瘤(CPA区域的各种病变)等,分手术方式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移植、面神经舌下神经端端吻合、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桥接端端吻合时等面神经的处理策略。

复旦大学医院耳科中心副主任、耳神经颅底外科主任戴春富教授,汇报了颞骨恶性肿瘤手术处理技术,颞骨恶性肿瘤是侵袭性很强的肿瘤,大多数来源于外耳道,很少来源于中耳。了解颞骨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获得肿瘤切除安全切缘很有帮助。CT和MRI检查与病理活检对术前诊断价值很大,且建议在局部明显强化的的部位取活检以提高阳性率。并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介绍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等颞骨恶性肿瘤的处理策略,包括面神经的处理原则,并提示腺样囊性癌即使发生远处转移也不是手术切除的禁忌症。

复旦大学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主任张天宇教授汇报了中外耳畸形功能性再造的挑战与展望的学术汇报。与大家分享一些常见耳畸形的表现,提醒大家区分形态畸形和结构畸形,外耳道畸形分狭窄、部分闭锁、完全闭锁,并介绍了耳膜矫形与耳廓整形、全耳廓再造、功能耳再造的历程和处理方式与效果,张教授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做总结展望,早期矫形行耳廓软骨可塑性、延展性研究,耳廓支架行组织工程耳廓的临床应用,外耳道再造在皮肤组织工程研究,全植入骨导助听器的人工听觉重建研究、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遗传学研究。

复旦大学医院放射科主任沙炎主任医师汇报耳颅底解剖结构复杂需要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精准显示解剖结构,早期发现微小病变及病变范围。介绍了影像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如软组织算法与骨算法的差异,MPR重组听小骨显示解剖形态,面神经管重建技术,最新的MRI新技术包括高分辨率MR,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不同性质肿瘤),动态增强DCE(敏感反映局部组织的血供特点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内耳外淋巴造影等技术。临床应用于蜗神经发育、耳硬化症、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膜迷路积水、胆脂瘤与胆固醇肉芽肿、迷路内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

圆桌会议

今年的圆桌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下参加讨论的专家有本院的陈兵教授、戴春富教授、张天宇教授、王武庆教授以及本次学习班的部分学员。李树峰主任医师解读耳科CT影像图,各位专家各抒己见,提示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9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