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颖李新烽中东国家对非洲之角的介

〔提要〕近年来,部分中东国家为扩大地区影响、争取地区盟友,积极介入非洲之角事务,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大对地区国家的援助力度,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东国家的介入对非洲之角经济发展及部分地区冲突的缓解有一定帮助,但同时也使地区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非洲之角国家应重点提升自主维护区域和平与安全的能力,以更好应对区域安全挑战。

〔作者简介〕张梦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李新烽,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非洲之角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南岸,主要包括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广义上的非洲之角还包括肯尼亚、苏丹、南苏丹和乌干达,区域总人口超过2亿。[1]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共同扼守曼德海峡,分列红海两岸,战略位置重要,相关国家历史联系深厚。近年来,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等国积极介入非洲之角事务,对地区地缘政治走势产生重大影响,有可能重塑地区安全格局。

一、中东国家介入非洲之角新态势

由于地理邻近及历史上形成的政治文化联系,中东国家与非洲之角国家之间的交往存在已久。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东主要国家对非洲之角的重视逐渐增强,也门冲突和卡塔尔断交危机促使相关国家加大了对非洲之角的介入力度。

(一)加强在非洲之角的军事存在

伊朗是较早在非洲之角谋篇布局的中东国家。早在年,伊朗同苏丹签订军事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军事和物资援助。同年,伊朗派军舰到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当时有报道称,伊朗与厄立特里亚达成协议,在厄立特里亚阿萨布港(Assab)派驻海军,以保护那里的炼油厂。年,伊朗小型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其潜艇开始部署在红海。年,伊朗组建亚丁湾反海盗编队。年也门冲突爆发后,沙特联军与厄立特里亚、苏丹分别签署了安全协议,禁止伊朗船只在两国的港口停靠,但伊朗护航舰队依然保留了下来。[2]

土耳其对非洲之角的军事介入也相对较早。年,土耳其开始参加在索马里海域的多国反海盗行动。自此以后,土耳其在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定期派驻海军。年9月,土耳其在索马里摩加迪沙建设的军事基地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为索马里武装部队提供军事训练,约有名土耳其军事人员驻扎在该基地。年12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访问苏丹,两国签署协议,土方租赁苏丹萨瓦金岛(Sawakin)作为旅游中心进行开发,租期99年。根据协议,土耳其将在萨瓦金岛修建码头用于维修民用和军用船舶。此外,土耳其还与吉布提达成协议,计划未来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

也门冲突爆发后,沙特和阿联酋开始加大在非洲之角的军事存在。年,阿联酋同厄立特里亚签订协议,租借厄立特里亚阿萨布港及机场作为军事基地,租期30年。[3]年2月,“索马里兰共和国”[4]同意阿联酋在柏培拉港(Berbera)设立海军基地。年,沙特向吉布提赠送五艘先进的快艇,并派遣多位军事将领到访吉布提,共同商讨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开展军事合作的可能性。年伊始,沙特领导的“红海联盟”在红海沿岸开展联合海军演习,以增强在该海域的联合作战能力,沙特军事力量进一步投射到非洲之角。[5]

除上述国家外,以色列自年以来在厄立特里亚派驻海军小队,并设立监听站,用以搜集情报和监视伊朗在红海的活动。

(二)积极斡旋非洲之角国家之间的争端

非洲之角国家之间存在复杂的边界和领土争端,关系长期紧张,部分国家还因边界争端发生军事冲突。中东国家利用其独特影响力,积极参与地区冲突调解。卡塔尔曾积极调解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两国的边界冲突,促成两国在年签订和平协议。从年到年,卡塔尔一直在吉厄边界派驻维和部队。[6]此外,卡塔尔还积极参与调解苏丹达尔富尔冲突以及索马里与肯尼亚之间的海上领土争端。

近年来,沙特与阿联酋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积极投资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两国关系缓和。年上半年,阿联酋官员频繁到访埃厄两国,努力推动两国和解进程。该年6月,阿布扎比王储访问埃塞俄比亚,与埃塞俄比亚签署合作协议,承诺提供30亿美元帮助推动埃厄关系发展,[7]同时承诺为解除联合国对厄立特里亚制裁发声。7月,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领导人签署《和平与友谊联合宣言》,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关系。8月,阿联酋表示计划修建连通埃厄的石油管道。9月,在沙特国王萨勒曼主持下,埃厄两国元首在沙特红海港口城市吉达签署和平协议。

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两国一直存在边界问题,年曾因此爆发冲突。年9月,在沙特国王萨勒曼的主持下,吉布提总统盖莱与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在吉达举行会晤,启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号决议,解除对厄立特里亚实施的包括武器禁运在内的一系列制裁,以进一步加快推进吉厄双边关系正常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沙特国王萨勒曼与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促成相关国家开展对话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领导作用及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8]

土耳其积极为解决索马里内部矛盾提供方案。自年起,土耳其多次在伊斯坦布尔举办“索马里问题国际会议”,调解索马里联邦政府与“索马里兰共和国”间的紧张关系。

(三)扩大对非洲之角的投资与援助

非洲之角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资金短缺,这为中东国家发挥经济影响力提供了空间。据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报告显示,0年至年间,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和科威特在非洲之角国家的投资项目共计项,投资额约亿美元。其中,沙特在非洲之角的投资额约49亿美元,阿联酋在非洲之角的投资额约51亿美元。[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仅年至年间,海湾国家向苏丹央行存入约25亿美元资金。[10]阿联酋十分重视对红海沿岸港口的投资建设,通过迪拜港口世界公司(DPWorld)相继在吉布提港口、索马里兰的柏培拉港和索马里北部的博萨索港进行了投资。

6年,卡塔尔红新月会在摩加迪沙成立,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救助。年3月,卡塔尔与苏丹签署40亿美元协议,帮助开发萨瓦金港口。[11]年1月,卡塔尔向索马里军方捐赠了68辆装甲车,[12]并捐助建造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

伊朗、土耳其等国也在政治、金融、军事、医疗等领域向非洲之角国家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0年至年间,伊朗对埃塞俄比亚投资额达0万美元,重点帮助埃塞俄比亚的奥罗米亚州和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发展制造业和农业。年,伊朗人道主义组织——红新月会代表团进驻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为遭受干旱和饥荒的难民搭建救灾帐篷、建设移动诊所并提供医疗服务。[13]伊朗还对吉布提进行资金援助,两国央行为彼此货币提供信用额度。[14]

土耳其在非洲之角的援助以索马里为重点。年,索马里遭遇干旱和饥荒,土耳其开始向其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救援,输送了数亿美元的救灾物资。土医院、学校等慈善机构,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得到了索马里民众的普遍认可。[15]年,土耳其为索马里政府培训军队和警察,并不断加大经济援助、商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设立联通两国首都的民用航空线路。[16]土耳其对非洲之角的投资重点是吉布提和苏丹。年12月,土耳其与吉布提签署建立自贸区协议,该自贸区规划面积为12平方公里,潜在经济容量约1万亿美元。年10月联合国解除对苏丹制裁后,土耳其与苏丹签署6.5亿美元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对苏丹直接投资3亿美元。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承诺,将把两国贸易额提高到亿美元。[17]

(四)尝试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年12月,埃及召集红海沿岸国家代表齐聚首都开罗,就沿岸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开展合作的基本原则达成了共识。[18]年12月,首届红海和亚丁湾沿岸国家外长会议在利雅得召开。沙特、埃及、吉布提、索马里、苏丹、约旦和也门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红海安全委员会,即“红海联盟”。该联盟以东起非洲之角及亚丁湾海域、西至曼德海峡及红海为合作区域,以沿岸地区国家的安全协调、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为主要合作内容,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和新的地区安全联盟雏形。红海安全委员会未就联盟机制达成最终协议,但沙特方面表示将派出技术专家组就相关问题继续研讨。

二、中东国家加大对非洲之角介入的原因

中东国家对非洲之角的介入均从本国利益出发,期待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虽存在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共性。

(一)拓展地区影响力

非洲之角紧邻阿拉伯半岛,属于中东地区的“战略周边”。[19]索马里、吉布提、苏丹是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两国的穆斯林人口均占到半数。“阿拉伯之春”、叙利亚内战、也门冲突、卡塔尔断交危机等事件使中东政治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地区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形成两组主要势力。一派以沙特和阿联酋为首,另一派以伊朗、土耳其和卡塔尔为代表。各派势力均积极在非洲之角寻求盟友和伙伴。作为中东什叶派的领袖,伊朗在伊拉克战争后大力发展与伊拉克什叶派组织、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的关系,形成“什叶派新月带”。尽管如此,什叶派在中东多数国家毕竟是少数派,伊朗希望拓展战略空间甚至挖阿拉伯国家墙角,以壮大自身声势。非洲之角国家一度是伊朗外交频频得手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AKP)意欲打造“新土耳其”国家形象,推行“对非开放”政策。非洲之角是土耳其推行其“南下战略”、构建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战略走廊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土耳其还希望非洲国家未来能在土“入常”问题上给予支持。[20]由于宗教和历史渊源,土耳其与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非洲之角国家互动往来较多,并将索马里视作其施展“软实力”、拓展地区影响力的重要合作伙伴。卡塔尔在年断交危机后处境艰难,积极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中寻求支持,非洲之角国家成为其重要选择目标。面对伊朗、土耳其、卡塔尔在非洲之角的积极进取,作为阿拉伯国家重要成员的沙特、阿联酋不甘被动,利用经济优势迅速反击,力图重新塑造地区政治安全格局。

(二)寻求军事战略支点

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沙特和阿联酋将非洲之角红海海岸线视作其“西部安全侧翼”。伊朗则一直希望在红海和亚丁湾海域部署海军力量,以形成对海湾国家的包围。土耳其渴望通过参与红海海域航道的安全保护,扩大在非洲之角的军事战略影响,进而对海湾国家形成威慑。

也门冲突爆发后,非洲之角红海沿岸港口的军事战略地位上升。冲突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在盟友伊朗的支持下,利用反舰导弹、水雷等先进海防武器,使沙特联军在海上战线接连溃败,沙特被迫于年暂停了在红海货物运输。沙特联军认为,谁控制了也门西海岸和南部海岸,谁就会在也门内战中掌握主动权。为打击伊朗和胡塞武装,沙特联军在红海和亚丁湾海域部署了军力,主要驻扎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和沙特红海港口吉达。为支持沙特联军在也门的军事行动,沙特和阿联酋利用阿萨布港以及附近的空军基地对也门实施海上和空中封锁。[21]

(三)确保海运通道安全

位于红海南端、也门和吉布提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曼德海峡是欧、亚、非三洲间海上贸易的重要航道。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每天约有万桶原油和成品油经过曼德海峡,占世界石油供应总量的4%。[22]每年有超过2万艘船只经过亚丁湾水域,其中20%是商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石油生命线紧密相连。非洲之角的安全稳定不仅关乎中东石油的出口,也对红海国际航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据世界银行估计,仅年至年四年间,全球每年因索马里海盗肆虐亚丁湾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达亿美元。[23]为此,中东国家均希望加强在非洲之角的安全存在,确保海上贸易通道安全畅通。年1月,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显示,红海沿岸至少8个港口或基地已成为阿联酋运输航线上的重要支点。[24]

(四)拓展商业利益

非洲之角国家虽然经济普遍落后,但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非洲之角安全状况好转、区域稳定性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初步显现,特别是地区国家紧张关系得到缓解,联合国解除对苏丹、厄立特里亚的制裁,有望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将明显上升。与此同时,非洲之角还是中东国家通往东部和中部非洲的大门。中东国家要拓展非洲市场,需要利用非洲之角国家的基础设施。以土耳其为例,自2年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以来,土耳其与非洲国家的贸易量已翻了3倍,达到亿美元。港口建设对土耳其向非洲出口意义重大。对于部分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而言,非洲之角还具有确保其粮食安全的战略价值。近年来,沙特、阿联酋等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加大收购非洲之角农业用地的力度,拥有丰富水资源和肥沃土地的埃塞俄比亚等地区国家成为海湾国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86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