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介绍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海岸线长公里。
厄立特里亚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马雷布河为最大河流。高原地区气候宜人。
厄特包括了非洲拥有的多种地貌和气候,有地球上最热和最低的地点(科波谷地)和东非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费尔非尔)。
以雨育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落后,丰年粮食自给率仅60%~70%。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独立后,政府着力经济重建,制定了以私有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自然资源厄立特里亚属阿拉伯-努比亚地盾,该地盾元古代绿岩带中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厄特国土面积的60%被元古代绿岩带所覆盖,地址成矿条件优良。主要矿产有铜、铁、金、镍、锰,重晶石、长石、高岭土、钾碱、岩盐、石膏、石棉、大理石。地热资源丰富,红海沿岸和西部地区可能有石油和天然气,截止年尚未探明储量。截止年有16家外资企业与厄政府进行矿业开发合作,首座金矿于年底投产,截止年已探明储量为万吨,其中含31.1吨金,吨银,29.84万吨铜、37.3万吨锌。厄水资源缺乏,境内河川不多,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土地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5.8%。
关于经济厄立特里亚国家以雨育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落后,丰年粮食自给率仅60%~70%。属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年厄埃边界停火后,两国长期“不战不和”,厄政府恢复“战时经济政策”。年以来,厄政府采取关闭部分私营企业、限制私营企业进口、取消外汇自由兑换以及统购统销等措施,加强外汇管制。
战时体制造成资金和劳动力短缺阻碍了经济发展,年~年,经济年均增长仅1%。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不及2周进口所需。年厄制定新投资法,但门槛过高不利于归侨和外国中小企业对厄投资。年3月,厄特同加拿大合资开发的世界第五大金、铜、锌、银混成矿碧沙金矿投产,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厄特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扶助农村发展,妥善安置复转军人,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厄特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工业英国、埃塞俄比亚统治时期的大量拆迁及长期战争破坏导致原有百余家工厂只剩下十几家,纺织与服装加工(9%)、制革、制鞋、食品加工(50%)、农畜产品加工、金属加工、化工及塑料制品加工(8%)、建材等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小厂。全国仅马萨瓦一家柴油发电厂,人均年用电量不及70度。除首都和马萨瓦外,其他城市每日仅供电6~7小时,农村普遍无电力供应。年工业总产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9.2%。年,世界银行批准向厄提供万美元电力项目追加款,用于修复、扩增首都及农村地区供电系统等。
农业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可耕地面积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麦、高粱、小麦、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芝麻、花生、亚麻、剑麻、棉花、蔬菜和水果。年~年,农业受边界战争和干旱影响,耕种面积大幅缩减,粮食年产量约8.5万吨。年政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业技术,40%农田实现机械化耕种。年,雨水充足,农业增产,粮食自给率破记录逾70%。得益于长期以来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厄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粮食年产量维持在35万吨至45万吨之间。年在非洲之角国家出现大范围旱情与饥荒之际,厄农业收成良好,市场上各类食品价格虽略有上升但供应充足。当年实耕地面积万公顷,其中水浇地8%,谷物平均产量公斤/公顷,粮食总产量约为42万吨。
厄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工作,开垦81万公顷耕地,在公顷土地上种植万棵树苗,建26个小水坝,发展甘薯、棉花等农作物种植。年2月,厄农业部举行评估会议,表示将在80公顷油料作物示范田的基础上,继续采用滴灌技术种植各类油料作物。
工业英国、埃塞俄比亚统治时期的大量拆迁及长期战争破坏导致原有百余家工厂只剩下十几家,纺织与服装加工(9%)、制革、制鞋、食品加工(50%)、农畜产品加工、金属加工、化工及塑料制品加工(8%)、建材等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小厂。全国仅马萨瓦一家柴油发电厂,人均年用电量不及70度。除首都和马萨瓦外,其他城市每日仅供电6~7小时,农村普遍无电力供应。年工业总产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9.2%。年,世界银行批准向厄提供万美元电力项目追加款,用于修复、扩增首都及农村地区供电系统等。
篮球中带球上篮时用的一种过人技巧之一,利用手臂左右晃动的假动作骗对手,常用球星:韦德,哈登,吉诺比利等,实用性高
关于交通公路截止年境内公路总长公里左右,主要有马萨瓦至特瑟内、阿斯马拉至默克莱(埃塞提格雷首府)、阿斯马拉至阿克苏姆三条柏油公路。从独立到年的6年时间内,厄立特里亚已投入4.4亿埃元用于公路建设,路况有大幅度改善。年~年,厄政府共投资8亿美元新建各类公路逾1.5万公里。
铁路
厄立特里亚全国铁路原来只有公里的窄轨铁路,由阿斯马拉起,东通马萨瓦,西至阿戈达特,在战争中遭到破坏,而被废弃停用。年在马萨瓦修复5公里铁路,开始运行。年开始修复,年马萨瓦至阿斯马拉段通车,仅限旅游观光。
、空运年厄特称为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年4月厄特成立了自己国家的航空公司,并开始运营。
阿斯马拉机场是厄唯一的国际机场,能起降波音、及空中客车等大型客机,于年8月恢复使用。亚的斯亚贝巴至阿斯马拉每天有两个航班往返。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从亚的斯亚贝巴至伦敦、法兰克福、罗马和吉达往返班机均在阿斯马拉停靠。此外,也门、苏丹、德国航空公司均有定期航班飞阿斯马拉。年成为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当时完全依赖外航公司。阿萨布机场只能起降螺旋桨飞机。另有达赫拉克、马萨瓦和纳克法三个小型机场。德国汉莎和沙特、埃及、也门等国航空公司以及私营纳赛尔航空公司(Nasair)有定期航班抵离阿斯马拉。年,厄政府成立厄立特里亚航空公司,年首航,开通飞往西欧、东非和中东航班。年,厄与沙特阿拉伯两国民航部门就加强航空服务合作签署议定书。
水运厄立特里亚有马萨瓦与阿萨布两个重要港口。马萨瓦港为红海天然良港,拥有6个泊位,可停靠万吨级远洋货轮,并有修船厂;年货物吞吐量达万吨,集装箱3.3万个,比年增加22%。阿萨布港为人工港,战争时期一度关闭,年7月厄立特里亚临时政府加以启用,阿萨布港有9个泊位,可停靠3.6万吨级货轮。年进港船只艘,比上年增加29.2%。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爆发边界冲突以后,厄立特里亚港口货物吞吐量及收入减少。厄埃边界战争后,阿萨布沦为“死港”,每年损失万美元收入。马萨瓦货运量见增。厄政府投资6.6亿纳克法扩建马萨瓦港口,年竣工。厄航运公司拥有4条货轮,航行苏丹、埃及、吉达、也门、卡塔尔、坦桑尼亚等港口。马萨瓦港日吞吐能力达~吨,可同时存储个集装箱。
关于旅游年,厄立特里亚以其“独特地貌”和“原始珊瑚礁群”被英国旅游网站评为世界七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阿克苏姆王国的大部分区域在厄立特里亚境内,尚存不少遗迹。地形多样,自然景观丰富。阿斯马拉、马萨瓦、阿萨布和达赫拉克群岛为有名的旅游点。
阿斯马拉皇宫
阿斯马拉皇宫,为一金黄间以白色的传统建筑,原为意大利总督建造。其入口处上方是厄立特里亚的盾形纹章,宫门前布至今还摆着两尊古老的意大利火炮和一些其它武器,作为侵略者的历史罪证。右边是一个有着小八角铃的小城楼的小教堂,与呈八边形状的厄立特里亚教堂很相似。皇宫附近有过去皇帝对外接见和举行宴会的建筑。皇宫附近有过去皇帝对外接见和举行宴会的建筑。
阿斯马拉大教堂
这座伦巴第-罗马-呢可(Lombard-Roma-nesque)建筑风的格阿斯马拉大教堂建于年,其最为夺目的是那高高耸起的哥特式钟塔,可以从城市的任一地方看到,因此,它被公认为有用的地标-——在迷路时,座位向导并指引方向。另外,这座大教堂还是小学、修道院、女修道院。所以参观时可以一次领略阿斯瓦拉的三种不同的人文景观。来此观光时还可以爬到大教堂52米高的塔楼上欣赏阿斯瓦拉城的全景,特别是在整点钟声响起的时候爬上塔楼,那种场景更是引人入胜。
来自:携手非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