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胡伟国三个层次实现电子病历七级建
“医院的信息化运作已经和救护车的作用同等重要,医院医院建设的核心任务,我的梦想是坐在一个宽松的办公室里,通过可视化的‘指挥舱’,医院所有工作的运行。”
医院
副院长胡伟国
在最近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院主办,惠每科技等协办的“医院智慧实践研讨会”上,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从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决策支持三个层次,分享医院电子病历七级建设实践,医院信息化建设愿景。
数据采集:客观、真实、有效是目标
“医院,一定要用数据来说话。”胡伟国表示。医院在3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开发为主的模式,不断创新建设理念,围绕数据的采集、治理、共享、应用等,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医院沉淀的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医院从数字化医疗走向智慧、认知医疗。
胡伟国介绍,数据采集即数据进入计算机,是电子病历建设的基础层次,要以客观、真实、有效为目标。医院采用多维、智能的采集方式,完成诊疗数据信息、业务信息等数据的大规模采集,建立起覆盖院内、院外随访、合作机构的多模态、全方位的临床数据湖。“目前我们的数据采集平台年入库已突破60TB”。
数据储存技术突破,数据治理方法也要随之升级。医院应用智能系统制定统一、标准化的数据指标体系,医院的数据输出,并依托电子病历评审的数据质量评测框架,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及时性、一致性、整合性维度的质量稽查,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以高质量、大体量的数据支撑顶层应用。
数据共享:多部门共享、全流程闭环管理
数据共享作为医院电子病历水平建设的第二个层次,也是电子病历高级别评审的考核要点。胡伟国表示,在该层次要实现数据网络传输,信息多部门共享,以及全流程闭环管理。
“所谓的闭环管理,比如麻醉医生给病人麻醉前,先在信息系统上扫描单子,病房管理就会通知医生要准备上台做手术了,病房护士也开始做准备。”胡伟国举例说明。数据通过统一口径、标准化方式进行互联共享,能够满足不同医疗角色在医疗业务全流程的信息获取和数据分析。例如,支持病房医生查阅住院患者、单病种质控数据指标、危急值管理等;支持护士制定护理计划、护理分级管理。胡院长同时强调,医院业务数据地图,是实现闭环数据共享的前提。
医院内,通过统一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医疗业务迅速化管理通道。胡伟国介绍,目前上海市的38医院间,已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医院全面掌握患者信息。
数据开放:建设知识驱动的智能决策支持
数据管理的核心与医院业务需求,将高质量数据开放给临床科室、管理部门等,能够支持构建高级别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也是电子病历的高级别层次,实现辅助诊疗、在院患者风险管控、医疗质控等智能应用,完成数据资产的转化。
胡伟国介绍,建设知识驱动型临床信息系统,包括单纯的知识提供、单领域知识推荐、单领域多因素综合辅助决策、多领域多因素综合辅助决策几种形态,这几种形态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最终目标是建立知识查询、辅助诊疗、风险预警、诊疗质控一体化的综合辅助决策。
在医院的CDSS建设方面,胡伟国列举了院内几个成功应用例子。例如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智能防治、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管理,将惠每CDSS嵌入电子病历系统,跟踪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进行疾病风险的预测与预防措施事中干预。在医学影像领域,上线了肺结节、冠脉辅助诊断工具;在医疗数据方面,实现诊疗质控数据的多维度可视化,以及各项运营指标的展示和分析。
“医院的目标,面向患者是智慧服务,面向医护人员是智慧医疗,面向管理者是智慧管理,医院垂直化管理、同质化服务。”胡伟国如此诠释医院的内涵。
专家简介:
胡伟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上海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腹腔镜胃癌临床多中心研究创始成员。目前主要从事腹腔镜下胃癌和小肠肿瘤的基础研究和外科临床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医院信息化工作,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试五级乙等测评,并通过目前最高的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七级。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弘扬和表彰在医疗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特别是在本次疫情防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医院管理研究所指导、《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医疗人工智能创新奖”评选活动火热报名中。
奖项设置:
(一)创意创新奖
(二)技术创新奖
(三)临床应用创新奖
(四)智慧服务创新奖
(五)管理应用创新奖
提取码:3yz4
*
-、
新媒体部邮箱:newmedia
zgszyx.org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1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