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要不要给宝宝断奶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最近微博里,很多妈妈都在问我这个问题:“我马上要去上班了,要不要给宝宝断奶?”字里行间,能看出妈妈的无奈与许许担忧。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妈妈担心继续给宝宝哺乳,会把外面带回来的病毒传染给宝宝。但我想问妈妈,如果不喂母乳了,你回家后会不会抱宝宝、陪宝宝玩?相信绝大部分妈妈的回答都是“会的”。

那其实要不要给宝宝断奶我们就已经找到答案了,即使不喂奶,如果你的身上真的带有病毒,在你跟宝宝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病毒依然会传播给宝宝啊。

目前发现新冠病毒的传染方式是这三种:

直接传播———病人喷、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如果母乳妈妈本身并未疑似或确诊,把外面病毒带回来传染给宝宝的方式一般是接触传播。所以只要做好了防护,是可以阻断新冠病毒接触传播的。

继续母乳喂养究竟有什么好处?

(以下结论来自uptodate)

对宝宝而言

母乳喂养可以使宝宝直接受益,同时有潜在的长期益处,即使是在离乳后也会表现出来。

1.直接的益处包括:改善胃肠道功能、宿主细胞防御系统(免疫功能)、预防母乳喂养期间的急性疾病(如中耳炎)。

▲改善胃肠道功能:很多母乳中的成分刺激胃肠道的成熟和有加强胃动力作用,它们会使胃肠道更加成熟。别的一些因素会减少坏死性肠炎和其它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母乳喂养较配方奶喂养宝宝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机率更低,虽然母乳喂养的这种保护力在宝宝一岁以后减弱。

▲中耳炎发生率更低:母乳喂养较配方奶喂养宝宝发生中耳炎(包括复发性中耳炎)的机率更低,尤其在宝宝两岁内。母乳亲喂比母乳瓶喂预防中耳炎的效果更好。

▲降低尿路感染机率:母乳喂养较配方奶喂养宝宝发生尿路感染的机率更低。

▲减少败血症发生率:在早产儿中,母乳喂养可以减少败血症的发生率。

2.长期的益处(是在即使离乳以后也会获得的)

▲降低肥胖发生率:母乳喂养可能可以降低肥胖的发生率。

▲减少癌症发生率: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儿童期癌症总发生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研究发现不管吃到的母乳量有多少都有这种保护作用。

▲降低成年后的心脏病:母乳喂养在这方面的保护力数据上有些冲突。有限的数据证明母乳喂养会降低成年后的心脏病的发生率,比如血脂异常、肥胖等。

▲减少咬合不良发生率:母乳喂养可以减少牙齿咬合不良的发生率。

▲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母乳喂养可能可以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然而证据不是很充足可信。

▲降低糖尿病发生率:母乳喂养可以明显降低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同时也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神经系统发育结局:虽然有些研究已经显示母乳喂养可能对神经系统发育有好处,但长期的获益还不是很确定。

▲认知发展:很多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以轻微改善儿童期和成年后的认知发展。

一个研究调查了一组成年人(平均年龄27.2岁)经过两组认知测试后,去除了干扰因子,IQ平均值如下:

母乳喂养≤1个月:99.4

母乳喂养≥1-3个月:.7

母乳喂养4-6个月:.3

母乳喂养7-9个月:.0

母乳喂养>9个月:

有人对这个数据有疑惑,我严格摘录了文献中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母乳喂养对提高儿童认知发展有帮助,但并不是说喂的越久,孩子就会越聪明。

▲视觉能力: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母乳喂养均较配方奶喂养对于视觉能力的发展有利。

▲听觉能力:对于早产儿,母乳喂养较配方奶喂养对于听觉能力的发展有利。

▲儿童行为发展:母乳喂养四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与5岁时更少的行为问题有关。

▲减少压力:母乳喂养就像镇痛剂,因为它是母子之间联系的纽带,宝宝经历疼痛时会有更少的压力,泌乳的重要激素催产素和泌乳素对于压力的缓解有很大作用。

对妈妈而言

1.在哺乳期间可以:

▲促进子宫复原:因为哺乳时同时会有催产素释放,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复原。

▲减少妈妈的压力:泌乳的重要激素催产素和泌乳素对于压力的缓解有很大作用。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较配方奶喂养更少出现宝宝被暴力对待。

▲体重下降:母乳喂养体重下降更快。

▲延迟产后排卵:母乳喂养延迟产后排卵,但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完整有效的避孕方法

2.妈妈也可以长期获益

▲癌症:母乳喂养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骨质疏松:并不是很确定母乳喂养是否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率。虽然很多研究发现哺乳会增加妈妈的骨密度,但是其它研究并未发现哺乳与妈妈骨密度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母乳喂养可能会降低妈妈得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糖尿病:不管妈妈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母乳喂养都会降低妈妈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机率。

母乳喂养带来的经济效益

省下了奶粉钱,大约每年几千-1万元,减少了因为宝宝生病需要去看医生和住院的费用,减少家人因为宝宝生病而不能工作的时间。

除了减少家庭的购买配方奶的开支以外,还可以减少政府对于医疗的财政支出。相比较从未吃过母乳的宝宝,母乳喂养≥三医院,用药,住院。全母乳喂养宝宝较从未吃母乳的宝宝可以节省20%的医疗费用。

一岁后的母乳还有没有营养?

有!

对挤出来的乳汁研究后发现,1岁以后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能量。(Mandel,Pediatrics)

在第二年里(12-23月龄),mL母乳可以满足宝宝:

★29%的能量需求

★36%的钙的需求

★75%的维生素A的需求

★76%的叶酸的需求

★94%的维生素B12的需求

★60%的维生素C的需求(Dewey,PediatrClinNorthAm.)

另外,继续母乳喂养超过1岁的宝宝,TA会更少生病、更少过敏、更加聪明、性格更加独立。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母乳喂养的建议都是:

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之后添加辅食,喂到宝宝两岁或以上。

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

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之后添加辅食,继续哺乳至1岁。之后由妈妈和宝宝决定想要喂多久。

1岁后的母乳依然有营养和免疫因子,能够让宝宝少生病,医院的几率,无形中不也是保护了宝宝,医院被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吗?

特殊时期,继续母乳喂养需要注意什么?

1、妈妈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接触到病毒

2、妈妈回家后,洗澡,换衣服再跟宝宝接触。外面的衣服及时清洗,不要让宝宝接触到。

3、如果所在城市疫情严重,或者妈妈工作的环境中有可能接触到病毒,妈妈在跟宝宝接触时也戴上口罩,一定要勤洗手,且用正确的方式洗。

4、不要跟宝宝共用杯子、餐具等,也不要共同吃同一个食物。宝宝的食物跟大人的分开。

妈妈上班时要不要背奶?

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妈妈在什么地方上班,工作地点是否是可能接触病毒的高危场所来决定。

比如有妈妈告诉我,她是护士,在发热门诊上班,就要担心会不会在吸奶的过程中接触到病毒,我会建议妈妈可以吸奶或手挤奶,主要为了维持泌乳量,但吸出来的奶就不给宝宝吃了。

如果妈妈所在的地方很安全,周围同事也没有疑似病例,完全可以在注意卫生的前提下,吸奶出来储存好,下班背回家给宝宝吃。

妈妈疑似或者确诊感染了病毒还能不能哺乳?

目前关于新冠肺炎与母乳喂养的指南并不多。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临时指南:“对症状轻微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者的家庭护理和接触者的管理。”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78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