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
距离21考研倒计时:23天
只有日积月累的努力,才有厚积薄发的可能
口腔组织病理学测试题
1.口腔颌面部发育中唯一发生融合的部位
A.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B.两侧腭突融合并与向下生长的鼻中隔融合
C.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D.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E.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左右侧腭突在中缝处自前向后逐渐融合,并与向下生长的鼻中隔发生融合。这是口腔颌面部发育中唯一发生融合的部位。侧腭突的融合,形成硬腭之大部分、软腭和悬雍垂约在胚胎第3个月,腭部发育完成,口腔与鼻腔完全隔开。
2.缩余釉上皮发生的囊肿有
A.发育性根侧囊肿
B.牙龈囊肿
C.根尖周囊肿
D.含牙囊肿
E.残余囊肿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牙源性上皮剩余,而不同囊肿可能来源于不同的上皮剩余:①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剩余可发生发育性根侧囊肿和牙龈囊肿;②缩余釉上皮发生的囊肿有含牙囊肿、萌出囊肿以及炎性牙旁囊肿;③Malassez上皮剩余发生根尖周囊肿、残余囊肿和炎性根侧囊肿。需要强调的是,各种类型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应综合考虑其临床、X线和组织病理表现。
3.结核性骨髓炎
A.多见于儿童
B.不发生骨折
C.仅下颌骨发生
D.不易引起化脓性感染
E.不能形成脓肿、瘘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结核性骨髓炎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如肺等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通过血行侵入颌骨;通过牙龈等口腔黏膜的结核病灶直接侵犯、经开放性龋洞、拔牙创或在牙萌出期侵入颌骨较少见。一般多见于儿童,上、下颌骨均可发生。常伴发一般化脓性感染,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形成广泛的颌骨病变,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也可形成冷脓肿、瘘管。
4.下列哪种软骨发育的最终结果为中耳的砧骨和锤骨、蝶锤韧带
A.下颌软骨
B.髁突软骨
C.上颌软骨
D.腭骨软骨
E.颞骨软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下颌软骨对下颌骨发育几乎无贡献,只是作为下颌骨发育的一个支架。其命运是后部形成中耳的砧骨和锤骨、蝶锤韧带。
5.发生于面部鼻梁两侧的皮肤的鲜红色蝴蝶斑,为哪种疾病的特征
A.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B.带状疱疹
C.麻疹
D.风疹
E.白塞综合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发生于面部的鼻梁两侧皮肤呈鲜红色斑,其上覆盖白色鳞屑,称之为蝴蝶斑。
6.结合上皮
A.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
B.是牙龈上皮在游离龈的边缘转向内侧覆盖的龈沟壁形成的上皮
C.是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有上皮钉突
D.连接牙槽骨和牙骨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
E.属于成熟分化的上皮组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者牙骨质的表面。属于无角化的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结合上皮是一种未成熟的分化低的简单上皮。
7.由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状细胞、透明细胞和非特异性腺样细胞构成实质的唾液腺恶性上皮性肿瘤是
A.恶性多形性腺瘤
B.腺泡细胞癌
C.黏液表皮样癌
D.腺样囊性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腺泡细胞癌是唾液腺恶性上皮性肿瘤,镜下见肿瘤实质细胞特有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和非特异性腺样细胞。
8.增龄性因素引起的牙周上皮细胞层次减少,致使上皮变薄,结缔组织成分减少等,为以上哪项
A.牙周萎缩
B.牙周炎
C.龈增生
D.慢性龈炎
E.剥脱性龈病损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牙周萎缩在临床上主要指的是牙龈退缩。增龄也可引起牙周萎缩,又称为老年性萎缩,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各层次减少,致使上皮变薄,结缔组织成分减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9.根尖周肉芽肿的上皮炎性增生,可导致哪种根尖周病变类型
A.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B.急性牙槽脓肿
C.急性牙周脓肿
D.根尖周囊肿
E.致密性骨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上皮性根尖肉芽肿,由于上皮炎性增生可导致炎性根尖周囊肿形成。
10.全身各种矿化组织中晶体最大的是
A.釉质中的晶体
B.骨皮质中的晶体
C.骨松质中的晶体
D.软骨中的晶体
E.牙本质中的晶体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釉质中的晶体是全身各种矿化组织中晶体最大的,宽约60~70nm,厚约25~30nm,目前一般认为晶体很长,最长者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相比之下,牙本质和骨中的晶体仅为35nm宽,10nm厚。
11.人体中最硬的组织是
A.骨组织
B.牙釉质
C.牙本质
D.牙骨质
E.固有牙槽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釉质(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
12.平滑面龋病损体部孔隙所占容积
A.1%
B.5%
C.2~4%
D.5%~25%
E.10%~30%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病损体部:是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从表层下一直延伸到近暗层。将牙纵断磨片浸于树胶、喹啉观察,病损体部显示为较为透明,与暗层之间界限清楚。此层脱矿程度较为严重,约占釉质容积5%~25%。
13.在耳屏前方形成皮肤的狭窄盲管或点状凹陷,多为
A.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异常
B.第二、第三鳃弓发育异常
C.第三、第四鳃弓发育异常
D.第五、第六鳃弓发育异常
E.正常现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第一鳃沟或者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异常时,可在耳屏前方形成皮肤的狭窄盲管或点状凹陷。多为先天性耳前窦道。
14.牙龈上皮萎缩,基底细胞水肿,基底层附近常见胶样小体
A.慢性龈炎-炎症水肿型
B.剥脱性龈病损-疱型
C.慢性龈炎-纤维增生型
D.活动期牙周炎病损
E.剥脱性龈病损-苔藓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解析:剥脱性龈病损-苔藓型者,上皮萎缩,基底细胞水肿,基底层附近常见胶样小体,病变符合于疱型或萎缩型扁平苔藓。
15.在牙胚发育的时期,首先形成的部分为
A.牙乳头
B.牙囊
C.成釉器
D.牙板
E.牙釉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解析:在牙胚发育时期,成釉器首先形成。
16.平滑面龋的病损形态是
A.烧瓶状,口小底大
B.烧瓶状,口大底小
C.浅碟状,口大底浅
D.三角形,顶向釉牙本质界
E.三角形,顶向釉质表面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平滑面龋:釉质深层受累,病损呈三角形,三角形的顶部向着釉牙本质界,基底部向着釉质表面,三角形顶部为病变最早、最活跃的部分。
17.关于牙骨质龋的病理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牙骨质龋的细菌通道为穿通纤维
B.早期表层矿化较好,但是表层下脱矿
C.相应牙本质的髓腔侧出现修复性牙本质
D.牙骨质龋进展较快,会很快进展到牙本质
E.发生颈部的牙本质龋比冠部的牙本质龋进展快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解析:牙骨质中的细菌可沿与牙面垂直的穿通纤维向深层进展,也可沿与牙面平行的生长线及层板状结构向牙骨质上、下扩展。牙骨质龋早期表层矿化良好,而表层下脱矿。当牙骨质龋进展缓慢时,在相应的牙髓腔也可出现类似于冠部牙本质龋发生时的修复反应,即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由于颈部牙骨质较薄,牙骨质龋进展较快,所以病变很快进展到牙本质,但是由于年龄增大,牙本质小管钙化封闭,故发生牙颈部的牙本质龋进展反而慢于冠部牙本质龋。
18.在人类退化为5~8条平行皱襞的是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以上都不是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的后部。人类中此乳头已退化为5~8条平行的皱襞。正常时此乳头不明显,一旦发生炎症则可引起肿痛。
19.由于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半月形切牙的疾病为
A.氟斑牙
B.四环素牙
C.特纳牙
D.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E.哈钦森牙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解析:先天性梅毒牙是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牙胚,侵犯成釉器使釉质发育障碍,在恒切牙、第一恒磨牙釉质产生特征性的发育不全改变。病变切牙称哈钦森切牙,切缘中间常有一新月形凹陷或深裂隙。
20.牙齿发育的开始是
A.成釉器的出现
B.牙乳头的发育
C.牙囊的分化
D.牙板的发生
E.牙胚的形成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牙胚由牙板及邻近的外胚间叶组织发育而来,牙板的发生是牙齿发育的开始。
21.从结合上皮的冠方延伸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A.结合上皮
B.龈沟上皮
C.牙龈上皮
D.缩余釉上皮
E.龈谷上皮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沟内上皮又称为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皮。龈沟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延伸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22.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深牙周袋,是以下哪项病理表现
A.牙周炎静止期
B.牙周炎活动期
C.牙周变性
D.牙周创伤
E.牙周萎缩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牙周炎活动期的病理变化包括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深牙周袋,其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这一特点。
23.成熟牙本质中无机物占重量的
A.90%
B.80%
C.70%
D.60%
E.50%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解析:成熟牙本质重量的70%为无机物,有机物为20%,水为10%。
24.关于牙本质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进展较釉质龋快
B.常形成底向着髓腔的三角形病损
C.多是由釉质龋进一步向深层发展所致
D.牙本质龋是沿着牙本质小管进展的
E.牙髓组织的防御反应,可出现修复性牙本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牙本质龋在病理形态上是一个累及范围较广的三角形病变,三角形的顶指向牙髓腔,底向着釉质牙本质界。一般可将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
25.镜下表现为息肉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其中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表面为被覆鳞状上皮。此为以下哪项的病理表现
A.上皮型牙髓息肉
B.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C.溃疡型牙髓息肉
D.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E.急性牙髓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上皮型牙髓息肉:肉眼观察呈粉红色较坚实,探之不易出血。显微镜下见息肉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其中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
26.下列哪项结构中牙本质小管方向稍呈水平,使其与牙发育期所形成的原发性牙本质之间常有一明显的分界线
A.修复性牙本质
B.透明牙本质
C.死区
D.继发性牙本质
E.前期牙本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D
解析:继发性牙本质中牙本质小管的方向稍呈水平,使其与牙发育期所形成的原发性牙本质之间有一明显的分界线。修复性牙本质也同样有界限,但是其中的牙本质小管排列紊乱且矿化度低。继发性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之间交界明显。
27.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A.HPV
B.HIV
C.EB
D.HBV
E.HCV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B
解析: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感染所致。
28.关于基底细胞腺瘤病理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立方或柱状的基底样细胞,边界不清
B.胞质少,嗜伊红,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
C.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管状和膜性结构
D.肿瘤上皮结构基底部还存在肌上皮细胞
E.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进一步形成黏液软骨样组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E
解析:基底细胞腺瘤镜下见,呈立方或柱状的基底样细胞,边界不清,胞质少,嗜伊红,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管状和膜性结构,在这些肿瘤上皮结构基底部还存在肌上皮细胞。同一肿瘤中可以有一种以上的排列方式,通常以某种为主。而形成黏液软骨样组织的应该是多形性腺瘤的肿瘤细胞。
29.基底细胞活跃,偶见黑色素细胞,或含有黑色素颗粒的上皮为
A.牙龈上皮
B.龈沟上皮
C.结合上皮
D.龈谷
E.附着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A
解析:牙龈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基底细胞生长活跃,偶见黑色素细胞,或含有黑色素颗粒,所以牙龈有时出现黑色斑块。
30.具有独特的细胞核多形性和核分裂,包括非正常核分裂,角化不常见,细胞间桥不显著等特点的为鳞癌中的
A.高分化鳞癌
B.成釉细胞癌
C.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
D.微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E.低分化鳞癌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C
解析: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具有独特的核的多形性和核分裂,包括非正常核分裂,角化不常见,细胞间桥不显著。
戳“阅读原文”
即可参加口腔组织病理测试
共计道题
参考答案带有解析哦
更多选择题题库请咨询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lcbx/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