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市值碾压贵州GDP,这是茅台的骄傲还
5月13日,对于贵州茅台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贵州茅台股票延续多日的涨势,收盘价再创新高,达到.95元/股,市值增高至亿元,一举超过年贵州省GDP(.34亿元),这已经是贵州茅台第二次碾压贵州GDP。
也是在同一天,福布斯发布了第18期全球企业强榜单(ForbesGlobal),贵州茅台位列位,相较于年的位,上升77位。
数据显示:
年6月之前,茅台市值占贵州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20%以下。
借助大牛市,年12月,贵州茅台市值曾升至亿元,占贵州当年GDP(.11亿元)的75.29%,随后金融危机中这一比例降低,直到年7月再次超越这一水平。
年9月24日,贵州茅台市值接近1.49万亿元,第一次超过年贵州省GDP(1.48万亿元)。
年5月13日,贵州茅台市值增高至亿元,再次超过年贵州省GDP(.34亿元)。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魏宁海:
股价接连创新高的贵州茅台总市值也创了新高:亿元!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呢?贵州省年的GDP是亿元。也就是说贵州省内的一个酒厂市值比这个省全年生产总值还要多!是贵州GDP低了还是茅台市值高了呢?
A金牛:贵州茅台市值超越贵州GDP1.68万亿,超越年贵州省GDP!
奇葩!!!
美国有芯片,中国有茅台!
全全日记:茅台未来每股收益的增长率,若按GDP的增速来计算,似乎还理性一点。你指望万亿规模的茅台,未来每股收益再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个几十年,茅台的市值将超越中国的GDP,那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贵州茅台,而不是十三亿人的中国。
“此前,我一直认为茅台和房地产相似度很高。茅台酒的价格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晴雨表,雨大了涝灾,雨小了旱灾。只有风调雨顺,茅台安,中国安。但最近,我的思想有所转变。仔细研究以后,我发现,茅台和房地产从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和我的祖国管理指导中心艺术总监张大泉在电话交流中对我分析说:住房是老百姓的刚需,房地产属于国家的支柱产业。
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今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提出“房住不炒”的目的是抑制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不是打压房地产。如今,每个家庭最大的投资就是房子,房价稳定才有利于社会稳定,房地产如果崩盘,政府一定会出手托盘的。
而茅台本质上与房地产不同,茅台属于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对于普通工薪阶层,他们或许一辈子都喝不上几次茅台酒,茅台是涨是落,他们是不会关心的。目前,茅台无论是酒价还是股票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茅台崩盘,政府是不会出手托盘的。
年中秋节,原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在一家茅台专卖店暗访时提出“茅台酒是拿来喝的,不是拿来炒的”,这与“房住不炒”异曲同工。去年开始的这一轮茅台控价,其实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要说李保芳的离任与控价不力无关,我不信!“张大泉说。
去年10月,在茅台市值首次超过贵州省GDP时,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韩哲曾发表了一篇题为《茅台要去“金融化”的人设》的评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很有警示意义,现抄录部分观点如下:
任何商品,一旦货币化和金融化,就是与泡沫博弈。从荷兰的郁金香,到中国的君子兰,都以泡沫破裂、一地鸡毛结束。茅台如果不进入消费市场,而是大量囤积于投资市场,价格将会越炒越高。但茅台价格不会涨到天上去,一旦市场环境逆转,抑或是遭遇黑天鹅,就会形成抛售,就会形成“踩踏”,从而给予茅台品牌致命一击。
资本逐利。当资本在追逐某种商品的时候,它总是扮演双刃剑的角色。哪怕是被公认的安全标的茅台,一旦被处于“资产荒”的资本瞄准,泡沫也即大概率事件。
对茅台而言,价格高估不是问题,持续高估就尾大不掉。泡沫这个东西,没有不行,多了也不行。啤酒没有泡沫,喝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但泡沫太多,也基本喝不上几口了。归根结底,茅台首先是消费属性,然后是投资属性。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我是学理科的,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谁来解释一下?“一头奶牛喂不饱一个村的饥汉”
据年贵州茅台年报,年,茅台实现归母净利.06亿元。同时,报告期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高达.11亿元,明显高于净利润水平。可以说,茅台根本“不差钱”。
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茅台集团——抗疫情,助脱贫,显担当》一文,文章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族企业茅台集团自不会缺席。截至目前,茅台集团已累计捐资1.1亿余元用于疫情防控。
《华夏酒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lcbx/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