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转型发展创新总医院耳鼻喉头
编者按
年7月,在全市人民的期盼中,平医院(医院)迎来医保的属地化管理。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转型发展困难重重、生存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总医院以“创新发展理念,打造区域领先地位”为目标,以“保增长、调结构,稳妥推进转型发展”为措施,深化内涵建设,提高诊疗水平,改进医疗质量,优化收支结构,增强服务能力,圆满完成了改制发展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医院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以来,总医院总体呈现“三升”“三降”态势。“三升”:出入院病人量、手术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上升;“三降”:药占比、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日下降。
在内外发展的双重压力下,总医院是如何创新发展,取得深化医疗改革新突破的?全院干部职工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近日,医院内外科系统典型科室的发展主线,医院提升经营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新模式。
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创新有术让专业精细升华
年8月,我市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平医院(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被推选为主任委员单位。
年6月,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再次当选为我市医学会眩晕专业主任委员单位。
一年间两次登上全市学术高地,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多年不变的孜孜以求,这支拥有理想的团队深入探索医改变革内涵,精诚合作、拼搏奋斗,他们创新有术,让专业精细升华。如今的耳鼻喉头颈外科,拥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72张,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年住院患者余人次。科室人才梯队完善,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市拔尖人才1人,主治医师5人。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全面推进科研、教学和临床三合一的发展模式,责权利科学划分下,科室细化亚专科,通过技术的“内外”兼修,三四级手术占比科室手术50%,精准治疗让众多百姓搭上精准医疗列车,其学科实力跻身省内一流行列,在豫西南地区享有盛誉。
筹备建设耳鼻喉专科科教研“基地”
在不少人眼中,耳鼻喉是一个小科室,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却在这方寸之地干出了大作为,成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省内影响力的少数省市级耳鼻喉专科之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发展历史,筹备专科科教研一体化发展的“创新理念”十分显眼。
早在年,在医院和科室的努力下,耳鼻喉头颈外科被广东医科大学遴选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前瞻理念为科室的科研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年,科室进一步成为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单位。科室注重临床和科研的结合,在近5年的科研课题统计中,共主持完成市级科研课题7项,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科室发表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专业核心期刊论文达百余篇。目前,科室已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5人,带教进修医师30余人、实习医师20余人。
站位决定成就。“总医院耳鼻喉专科的视野,不能仅局限于治好某类疾病,而要把推动学科发展作为使命。”这是耳鼻喉头颈外科王军、陈炳强两位主任的共同目标,也是他们带领科室持续推动科教研工作的动力源。为了学科的发展,科室团队在业内披荆斩棘数十年,经过学科整合,打造了学科门类齐全、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服务领先、管理科学高效的优势学科。目前,科室致力于筹备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一步打造具备独立指导资格的教学科室,成就专科人才培养的“摇篮”。
专业细分创新技术谋发展
在科教研工作一体化发展的大局下,年,总医院迎来了医保属地化管理,医院各科室都面临着内部改革和深化医改的双重压力。在困难局面下,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创新发展犹如一支“强心剂”,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了思路。依赖于多年来学科建设,耳鼻喉头颈外科迅速找准改革发展切入点,通过一批契合百姓需要的技术创新,科室经历短暂的调整,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头颈肿瘤外科方面,科室开展了喉全切、喉部分切除并修复重建、下咽癌联合根治、甲状腺癌联合根治、腮腺良恶性肿瘤切除、颌下腺良恶性肿瘤切除等手术。其中,科室诊治的罕见Ⅲ型鳃裂畸形患者,通过逆向探测技术,经颈部瘘口探至食管上方,穿过了人体的甲状腺、颈部动脉、静脉血管,在精准面神经解剖技术的护航下,成功实施了切除修复术;在气管狭窄修复、气管食管瘘修补等手术中,科室团队实力护航,让濒死垂危的患者重新“顺畅呼吸”;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科室首创了双侧喉返神经麻痹修复手术,其精细的手术操作保护了患者“声带”,让患者远离术后声带受损、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在耳显微精细外科方面,科室率先深入探索中耳、内耳疾病诊疗。在各型中耳手术、听骨链重建术、内淋巴囊减压术、面神经减压术、颞骨次全切术等领域,科室技术均走在全市前列,填补了诊疗空白,为保护百姓听力健康、远离眩晕生活提供了保守治疗以外的外科技术保障。
在鼻咽喉显微外科方面,科室开展的鼻内镜手术、喉显微手术、低温等离子手术等在狭小的鼻咽喉空间内实施了“精准治疗”,用最小的创伤换取病人最大化收益。在精细手术护航下,患者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由陈炳强带领的精细化内镜团队实施的鼻内镜手术更是以实力护航了一众小儿患者。
技术领域不断攀登高峰,学科建设创新阔步向前。科室不断完善的亚专业学组实现了从耳鼻喉头颈外科从“小科室”变为“大学科”的跨越。年是耳鼻喉学科的“丰收之年”,这一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被评为“平顶山市临床重点专科”,并首批入选“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单位。科室在诸多领域的技术创新接连不断,吸引着省内外同行的目光。
“内外”兼修让病人搭上精准医疗列车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专业细化中,每个亚专业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少技术还走在省内前列。在四个亚专业中,眩晕及听障学科贯穿了“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协同配合,其“内外兼修”的全程化诊疗模式让病人搭上了精准医疗的列车,科室打造的一体化无缝衔接协作模式更是开创了发展的新格局。
早在年,总医院眩晕门诊(省内公认成立最早的眩晕门诊)的成立,让眩晕患者看到了希望。短短几年间,眩晕治疗叫响全省,科室以各型眩晕疾病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该类疾病的发病及诊疗机制,历经14年的眩晕及听障专科治疗远远走在全省前列。现如今,总医院开展的各类眩晕诊治规范化分类,结合了药物治疗、门诊“耳石症”复位、前庭康复操等独创的诊疗理念,大大缩短了眩晕患者的病程、巩固了治疗效果。其精准分类还为外科内耳眩晕手术、耳聋规范性诊疗提供了手术依据。
在精准治疗下,科室年诊治量近5万人次,成为百姓口中的耳鼻喉治疗“行家”。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学科建设不断地细分与优化,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专业平台与医生精湛医术互相促进,使病人搭上了精准化医疗的快车,其不断进取的创新模式,更升华了学科发展,医院乃至全省专科发展的一面旗帜。
推荐阅读
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