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及耳聋耳鸣的补充方法
一,治疗中耳炎的简便方法:
1、把洋葱切成丝,放进耳朵里。
2、用醋泡蒜片(具体制作方法往前翻看)的汁浸棉球放进耳朵里。
3、把六神丸碾碎,吹进耳朵里。
这三种方法简单、方便,材料容易找,效果也很好。
二、治疗中耳炎的其它方法:
一般轻微的中耳炎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病情严重者,再考虑配合下列方法:
1,枯矾冰片双氧水方:
枯矾,冰片。先用双氧水清洗耳道,再将枯矾、冰片以1:1的比例研末,吹入耳道。早晚各1次,每次3克。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2,蜈蚣香油方:
干蜈蚣1条,冰片3克,香油50毫升。将干蜈蚣放在香油内,小火熬制。油晾凉,蜈蚣过滤出来,放入冰片。先用双氧水清洗耳道,后把油滴入耳道即可,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3,冰片核桃方:
冰片适量,核桃5-6个。把冰片研粉,与核桃油(碾碎、用纱布挤出油)两者调匀,滴到耳朵里3-5滴。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4,双料喉风散:
双料喉风散吹至耳道里。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耳道流脓,耳部发痒等症。
5,黄连泡白酒方:
黄连1小块,高度白酒。把1小块黄连泡高度白酒2小时,黄连拿出,用火烧酒。火灭后用双氧水先清洗耳道,再把酒滴进耳道。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6,人乳滴耳:
人乳滴入耳朵内,待1~2分钟后将奶水倒出,1日可滴3~4次,几次可见效。
7,马钱子麻油:
马钱子6克,焙黄,去皮,放入锅内,用麻油煎至漂起为度,去马钱子,留油备用。使用时,先将耳内脓垢洗去,再滴入药油2滴,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止痛消肿、散血祛热的功效。
8,生地根汁:
鲜生地根适量,洗净,研烂,取汁。使用前,先将外耳道积脓洗净,滴入药汁2~3滴,1日2~3次。此方对急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9,冰片芭蕉水:
将芭蕉树干用刀砍破,用玻璃杆收集芭蕉水,加入少量冰片备用。使用前,先将外耳道积脓洗净,再将药滴入耳内,1日2~3次,1次l~2滴。此方对慢性中耳炎有一定疗效。
10,金丝荷叶汁:
取金丝荷叶(也称旱荷花)的叶4~5片,洗净控干水后放在干净容器内,加入少许冰片,碾碎挤汁,每次用吸管吸汁滴入患耳1~2滴即可。
11,鲜桑叶汁:
鲜桑叶适量,洗净,研烂,取汁,滴入耳内。1次1~2滴,1日3次。此方可治疗中耳炎,症见耳痛,耳肿流脓等。
12,五倍子末:
五倍子适量,放入锅内,炒黄,捣碎,用脱脂棉蘸药末涂于患处,即可见效。
13,泥鳅末:
泥鳅2条,洗净,放入钵内捣烂,敷在耳朵周围,1日换1次。此方具有消炎散肿的功效,对急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14,鸡苦胆:
取一只活鸡,取其苦胆,然后滴入患耳中,3滴即可,每天一次可好转。此方对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较好。
15,韭菜汁滴耳:
韭菜适量,洗净,捣烂,取汁。用滴管将韭菜汁吸入管内,滴入耳内,早、中、晚各1次。此方具有杀菌排脓的功效,可治疗慢性中耳炎。
16,田螺体液:
把活田螺放在清水中晒太阳,田螺肉体便伸出螺壳。这时立刻用针刺入田螺肉中,使它不能缩回壳内。从水中挑出田螺,将一小捏冰片(中药店有售)撒在田螺肉上立刻抽针。不久田螺会流出体液,将其体液滴入耳道内,几次即可好转。
17,核桃油:
核桃1个,打烂,取油。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核桃油搽耳内患部,1日2~3次。此方具有祛瘀活血、润燥散结的功效,可治疗慢性中耳炎。
18,芦荟汁:
芦荟汁适量,用脱脂棉球蘸少许,均匀涂在患处,1日涂3~5次。此方对化脓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19,石榴花冰片:
石榴花30克,焙干,捣碎,加少许冰片调匀,每次吹3克入耳内。此方具有散郁火、通窍、消肿止痛的功效。
20,杏仁葱汁丸:
杏仁10克,放入锅内炒黑,捣碎,入瓶备用。以葱汁调杏仁末为丸,用脱脂棉包,堵塞耳孔。
21,把蚯蚓洗干净,用白糖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然后把汁滴进耳朵里。
以上方法可以同时采用2-3种,最好间隔4个小时以上。
三、治疗中耳炎及耳聋、耳鸣的穴位:
中耳炎严重者会导致听力减退、耳痛、耳鸣等症状,除了上述消除炎症的外用方法外,还需要采用艾灸或穴位按摩方法彻底改善,具体穴位有:
1、听宫穴(耳门穴、听会穴):
这三个穴位是治疗各种耳疾的常用穴,位置相邻,做艾灸时可以一起做。
2、翳风穴:
这也是治疗耳鸣、耳聋的重要穴位。
3、外关穴:
外关穴与内关穴相对应,一个在手臂的内侧,一个在外侧。外关穴有清热解毒、通经络、治疗耳鸣、头痛等功效。
4、合谷穴:
合谷穴前面讲过多次,头面合谷收,合谷穴是治疗各种头面部疾病的全能穴。
前面《既可以补肾、又可以治疗耳鸣耳聋的方法》中介绍的方法同样适用。
四、治疗耳聋、耳鸣的食疗方法:
1、蜂蜜泡桑葚:
桑葚主治肾阴虚,用桑葚泡蜂蜜也有辅助治疗耳聋、耳鸣的功效,蜂蜜没过桑葚即可,泡两天就可以吃了,最好加到温水或稀饭里喝下去。如果是阳虚的人可以加些生姜(姜皮性寒,应去掉)。
2、黑木耳瘦肉汤:
黑木耳30克,瘦肉克。把瘦肉切丁,黑木耳洗净,加适量生姜,文火煮30分钟后,加盐服用,由于加生姜,最好上午服用。
3、黄酒炖乌鸡:
小的雄乌鸡一只,黄酒一公斤。把乌鸡内脏掏空,再加黄酒文火炖烂,然后加盐,肉汤一起服用。
由于现在的笼养鸡大多数都是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的,如果买不到真正的土鸡,这个方法不建议用。
食疗要因人而异,对于顽固性耳聋、耳鸣还是应该以穴疗为主、多种方法并用。
五、治疗耳鸣、耳聋的外用中药方法:
是药三分毒,对于急性或重症可以短时期吃些中药,长期吃中药必然伤肝、伤脾,所以,一般慢性病尽量采用改变不良习惯的无疗、快乐享受的乐疗、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穴疗以及几乎没有副作用的食疗。
为了避免吃中药伤肝、伤脾,可以把中药外用,例如,用中药泡脚、敷穴位,或者用中药做成药枕、鞋垫,也可以做成药袋绑在肚脐、后腰等部位,由于长时间、多部位刺激身体的多个穴位,外用不比吃药的效果差,而且外用可以用很久再换,也相对经济一些,最重要的是不会伤肝、伤脾,有的中药也伤肾。
桑葚、何首乌尤其石菖蒲是治疗耳鸣、耳聋的主要中药,可以搭配一些其它中药,做成药枕,推荐配方如下:
石菖蒲0克,桑葚、何首乌各克,女贞子、巴戟天、杜仲、山茱萸、丹皮、藿香、酸枣仁、决明子各克,干地黄、黄精、山药、茯苓、葛根、夏估草、薄荷、零零草各克。
石菖蒲、桑葚、何首乌是主料,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适当搭配其它辅助药物,适当增加几味芳香类中药,避免开始阶段刺鼻不适应。总量控制在4-4克之间,枕头不能太高或太低。
可以把做药枕的配料按比例缩量到二十分之一做成药袋敷肚脐和后腰等部位,也可以用纱布包好缝在帽子里冬天戴,还可以缩量到三十分之一泡脚或五十分之一做成鞋垫。具体比例根据自己情况灵活掌握。
特别说明,上述配方仅限于药枕等外用,如果喝中药,需要请中医师对配方做适量调整,例如比较粘的干地黄和黄精等药材不宜在药枕中占的比例太大,吃中药则可以增加比例,但是比较严重伤肝的何首乌比例则应该减小,还有薄荷、零零草等芳香类药材可以去掉,各种药的剂量也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不过,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不建议吃中药。
总之,改变不良习惯尤其是“好”习惯的无疗是治病的上上策,快乐享受的乐疗是上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适合所有人的穴疗是中策,因人而异的食疗是下策,是药三分毒的吃中药是下下策,治标不治本并且有七分毒的西药是害人之策,把吃中药改为多种方法外用就可以把中药的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Lee搜集整理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zd/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