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宝宝耳朵能够随便掏严重时会引
大家都知道耳朵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但有些妈妈会忽略宝宝的耳朵护理,而相反有些妈妈却护理太过,到底我们要如何去护理宝宝娇嫩的耳朵呢?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3.3爱耳日”,借这个机会,我们来说说宝宝耳朵护理的那些事儿。
大人常做的8种行为会伤到宝宝的耳朵!
1、经常掏耳朵有些大人抱宝宝的时候会不自觉给ta掏耳朵,一不小心就容易损伤耳膜。通常大人会以为宝宝是因为疼痛而哭闹,哄哄也就当没事了,可是过几天就会发现宝宝耳朵流血或者流脓,已经感染了细菌。
还有些宝妈喜欢随手用发夹、棉签或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
如果父母经常给宝贝掏耳屎,会使外耳道的皮肤因为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它是良性的,可以用手术的方法切除,但切除后容易复发,而多次复发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癌症,对生命构成威胁。
2、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在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让宝宝平躺,也可能会给宝宝的耳朵带来意外的伤害。
因为宝宝的咽鼓管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这样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时,就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通常建议45度角度喂奶。
3、拍打宝宝的脸逗宝宝玩时,动作夸张有可能碰到宝宝的耳朵,造成意外,使宝宝的耳膜在大力冲击下受到损伤,出现穿孔。
穿孔的鼓膜会使中耳与外界相通,除了对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外,还会失去保护作用,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都会经穿孔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能会引发脑膜炎等其他疾病。
4、高分贝音乐或噪音刺激现在不少劣质玩具的音量过大,简直成了噪音,如果把这些音源长时间、近距离地放在宝宝前面,可能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宝宝长期生活在机场旁、高速路旁等高噪音的地方,也需定期检查听力。
不得不说一下广场舞音乐的影响。很多家庭是老人带孩子,他们喜欢带到小广场或者公园里凑热闹(跳广场舞),这种环境下的音乐往往非常嘈杂,最好不让宝宝经常听。
5、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宝宝感冒的时候,为了把鼻涕擤干净会用力捏住宝宝鼻翼,还一定要让宝宝用力,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危险。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很多宝宝感冒时得中耳炎都是因为宝爸宝妈擤鼻涕的方式不对。
6、捂住口鼻打喷嚏同擤鼻涕一样,在宝宝打喷嚏的时候捂住口鼻也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因为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维护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
打喷嚏时捂紧宝宝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引起中耳发炎。
7、游泳、洗澡不注意保护游泳、洗澡时宝宝的耳朵最容易进水,在玩水的时候有水进入耳朵没有及时清理,极容易诱发宝宝内耳感染、损害听力。
当知道宝宝耳朵进水后,将宝宝侧躺着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让进水一侧的耳朵朝下,然后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迅速松开,连续做数次这个动作,就会被吸出。
固定宝宝的头部,用消毒棉签伸进宝宝耳朵约1CM深度旋转,将剩余在宝宝耳朵里的水拭干。如果宝宝反抗、有抵触的情绪,不可强行进行此动作,以免伤及耳朵里的鼓膜,可以等宝宝睡着后再擦拭。
8、捏鼻子灌药捏鼻子喂药并不会影响宝宝味蕾,使药的味道减轻,反而有可能在宝宝挣扎时造成危险。
宝宝在挣扎时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或药水通过短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另外,宝宝鼻腔黏膜、血管比较娇嫩,捏鼻子喂药时,力度如果没控制好,还会导致鼻黏膜和血管损伤。
不同阶段宝宝如何判断听力是否正常?0~3个月的孩子:一般会被高音量的喧闹声或喇叭声、雷声惊醒,或者为之一震;当妈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转头,或朝妈妈笑。
3~6个月的孩子:喜欢玩弄一抓就有响声的玩具,或者其他有音乐的玩具;一旦有声音比如门铃或者电话响,就会转头去寻找;
6~10个月的孩子:别人叫他的名字会有反应;盯着看别人给他讲的物体或者图画;能够听懂一些常用的词,能发出“来来”等音。
15~18个月的孩子:能一下说出两三个字的话;喜欢别人给他读书听,或者喜欢别人用手把脸蒙起来,和他玩藏猫猫的游戏。
宝宝耳朵进异物小贴士1、准备油质液体。如果是小昆虫进入耳朵内,可滴入橄榄油、甘油、婴儿油、麻油等油质液体驱使小昆虫爬出。
2、照明法。可以用手电筒、台灯等照明用品,往耳朵内照射以驱使蚊虫爬出。
3、切勿掏挖耳朵。如果是其他硬物进入耳朵,则千万不要用尖锐物去掏挖耳朵。掏挖极易把异物更推入耳内,更可能伤及耳膜。
4、尽快送医。将宝宝患耳朝下,医院耳鼻喉科请医师治疗。
?女人节又来了,选礼物好烧脑!(高情商送礼指南,拿走不谢)
?成都市卫计委发布“医院”名单30家医院上榜
?玛医院初评顺利通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