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的坏习惯危害可不小
掏耳朵,这件事可能大家都不觉得是个问题,不少人还很喜欢没事掏掏耳朵呢!不过这个习惯得要改改啦,医生认为,频繁掏耳不仅越掏越痒,还会带来你想不到的健康危害,甚至患外耳道癌!先来给你们说一个真实案例吧~~
案例麦阿姨是一个会计,从年轻起就一直有边工作边爱掏耳朵的习惯。最近,麦阿姨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右耳不时会流脓流血,一碰就痛,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惊失色:竟得了外耳道癌…
什么是外耳道癌?
外耳道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中耳外耳道的肿瘤统称为颞骨肿瘤。外耳道癌好发于5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由于外耳道皮肤非常娇嫩,一旦被掏破,轻则容易长肉芽,重则因反复发炎会增加患癌风险。本案中麦阿姨主要就是因为频繁掏耳坏习惯,导致患癌。
耳朵:越掏越痒!
耳朵里的耵聍俗称“耳屎”,其实它就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外耳道有自净作用,随着每天说话、吞咽、吃东西,耵聍会自行排到耳外,因此,其实是不需掏耳朵的。
医生:耳痒,常常是因为耳道中积累了过多耳垢或因耳道太干燥而引起。频繁掏耳会刺激外耳道,导致外耳道的血管扩张,过多刺激之后会加重痒的感觉,痒了就会想掏,掏完了更痒,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让人挖耳的方法可取吗?
不可取!民间有种采耳方式,多见于理发店等,就是他人为你掏耳。
医生:因每个人的耳道结构、深浅、宽窄都不一样,他人很难掌握力度,容易损伤耳道结构,并且外面采耳的地方,工具也不一定卫生,一旦损伤耳道,极可能会造成发炎、出血等严重后果。
掏耳朵的方法
●错误:用掏耳勺常见的掏耳勺的材质有金属、塑料、木质等,这些材质都较硬,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伤害,不建议使用。
●错误:用手指很多人习惯用小指去掏耳朵,这也是不建议的,因为手指甲里含有很多细菌,并且也比较坚硬,容易刮伤外耳道引起发炎。
●正确:用棉签相对来说棉签是较好的选择,医用棉签相对比较干净,也较柔软。
医生建议:可在洗澡后耳内较潮湿的状态下,清理耳内分泌物。用棉签轻轻地顺着外耳道壁擦一圈,就会带下一部分湿的耵聍,切记不要掏得太深,一周清理一次即可。
退休族如何保护耳朵和听力?
●平时不要随意掏耳
●要注意耳部卫生,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
●一旦发生中耳炎,要及时就医
●要尽量远离噪声
●减少噪声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减少使用耳机频率
另外,医院的医生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中耳炎患者出现耳朵流脓流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如果伴有头疼症状更是危险信号,容易引起颅内并发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