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的六大误区,你误入了吗
有生之年
与鼻炎狭路相逢
那可真算是摊上事啦
各种难受劲儿接踵而至
鼻炎的尴尬随时随处
一味不合,喷嚏说来就来
一顿饭的功夫,桌上全是纸
鼻子里甚至永远是种塞了棉花的感觉...
自己受点苦就算了,
孩子有鼻炎怎么办?
千万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鼻炎上
长期患有鼻炎的青少年会导致
急性中耳炎、胸廓及智力发育不良、
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等
细数鼻炎的尴尬瞬间,躺枪的举手
(记得开wifi)
夏季天气多变,医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明显增多。研究发现,全球30%~40%的人口都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针对患者日常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中遇见的问题,专家指出了六大鼻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误区。
误区一:治不治无所谓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
误区二: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有些人在春秋季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时,误以为是换季穿衣、饮食不当引发的“顽固性感冒”或“热伤风”,医院就诊耗费时间和金钱,干脆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结果导致病程迁延,最终可呈终年鼻塞、流涕的持续状态。
误区三:滥用减充血剂有些患者因长期鼻塞,单纯应用局部减充血剂治疗,而且应用比较随意,一天累计可达5—10次。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因此疗程不宜超过三天,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误区四:过早停药许多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台江耳鼻医学专家建议,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要持续治疗l—2个月,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治疗半年;而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该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而是继续用药两周左右。
误区五:小时候患鼻炎,长大以后就好了有不少家长认为小孩小时候经常打喷嚏流鼻涕,长大以后就会变好,这是过敏性鼻炎的一大误区。虽然有过长大后变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数人长大后并没有变好,反而加重了。据统计,中国有10%以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长大后发展成了过敏性哮喘,严重时可致死。另外,即使没有发展成为更严重的过敏性疾病,长大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也比小时候要困难。研究发现,幼年治疗过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长大后发病率要比幼年没有治疗的患者低很多,一般的脱敏治疗效果至少可以维持8年。因为早期的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症状,还可以抑制新的过敏原产生。
误区六:越干净越健康,最干净最健康不讲卫生容易引发疾病,这是大家从小就知道的知识。但是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近二三十年来,人类的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在下降,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医学专家强调,这项“卫生假说”告诉大家,生活的环境并不是越干净越好,太干净的环境反而容易得过敏性疾病。这是因为在太干净的环境中,人的机体抵御能力得不到锻炼。韩虹说,家居环境不需要绝对无菌,小孩适当地玩些泥巴之类的,可能反而会促进相应抗体的形成,从而达到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鼻炎不能拖
看病排长队使得许多人生病之后不到医院治疗,许多病就是这么拖出来的。就好比,很多人都觉得鼻炎是个小问题,最多鼻子难受,殊不知,鼻炎久治不愈,会增加鼻咽癌发生的几率。
鼻咽癌早期症状
1
鼻塞:鼻塞是鼻咽癌另一个早期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
2
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听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
3
头痛:初诊鼻咽癌时,大约70%的患者有头痛症状。鼻咽癌的头痛症状常表现为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
4
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鼻癌早期是以鼻炎,鼻息肉等小病的方式体现,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就很难被发现,许多人感到不适时再去做详细检查才发现是患了鼻癌。所以平日鼻子就有些小毛病的朋友们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忽视!要将鼻咽癌扼杀在摇篮里就要从去除鼻炎开始!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备受鼻炎的困扰
现在不用东奔西走,也不用茫然求医
来这里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h/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