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过度医疗这种过度医疗明细,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829/8162288.html

看病检查

治疗用药

整个就诊流程下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或者是“这个药又开多了”。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TheLancet用一个专题讲述全球医疗资源滥用现状:

「很多手术没有必要做」

「全球每年进行了60万次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等等

这不仅造成患者原本可避免的伤害与痛苦,还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01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以创收指标论英雄!

《"走廊医生"抵制过度医疗》

——我不想同流合污

关于过度医疗,央视新闻曾报道了“走廊医生兰越峰的故事:

央视新闻奇怪的“走廊医生”

她医院的超声科主任,经常要参与许多“重症”患者的会诊,经常会有人医院,医生会先把人收住院,凭空说他患有很严重的疾病,然后让超声科做相应的检查,并配合出具显示患有重病的检查结果。

在年5月,当医院超声科主任的兰越峰参与了给一位53岁住院病人会诊,正是这次会诊,医院彻底决裂。医院的临床医生已经给一位下肢不舒服的病人开好了手术单:下肢血管手术及安装心脏起搏器。

“他的心率是60次以上,又是整齐的,怎么可以就说按心脏起搏器。”兰医生认为过分了。几经犹豫之后,兰越峰决定,将真实的检查结果交给临床科室。最后这位患者没有做手术就出院。兰越峰却被叫到院长办公室。

医院一开会就是谈指标完成的情况,以指标论英雄。从0万到40万、80万、10万、万、40万。

兰越峰觉得,医院的这些怪现象就是因为过度医疗,在这些过度医疗背后有一医院的创收机制,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我觉得这个过度医疗和回扣,它的性质和那种伸手掏人家的钱,和小偷没有区别,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掏病人钱,把人家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甚至生命都给葬送掉。”

什么是?

“准确的医学定义是:如果一种治疗对患者带来的潜在伤害大于其潜在收益,这种治疗就称为滥用。在我国更常用的说法是「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就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发生在医疗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护理等,这些部分加起来,不但严重损害了整个国家卫生系统,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有害无

可以更直接简单的说,这就是「谋财害命」。

有多严重?

“据统计显示,年,美国因为过度医疗至少多花费了亿美元,这一数字现在只多不少。仅仅前列腺癌骨转移筛查一项,每年额外的花费就超过万美元。

在中国有超过57%的患者接受了不适合的抗菌药物治疗;

在美国,有的地区高达70%的患者接受了本可以不用做的子宫切除术;

而仅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一项,在美国有34%的手术是不必要的,而在西班牙这一数字是6%。

WHO(世界卫生组织)预估,每年全球约有60万例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其中的50%以上发生在巴西和中国。

0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

这在国外绝对看不到

此前媒体报道过,医院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专家指出,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约0万人死于药物滥用。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医院里到处都是输液的人。这在美国、欧洲、印度、古巴是绝对看不到的。

现在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少老年人即使没病,医院输液,因为他们认为,输液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脑血栓,这其实是有害无益的。

输液成了一个巨大的医疗黑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输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旦生病就会想起的治疗方式。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打上一瓶点滴,更有甚者,换季了、高考了也去挂上一瓶。一个吊瓶,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老百姓形象的概括为叫“三素一汤”,他们最喜欢用的,就是抗菌素、维生素、激素,那一汤就是打吊瓶。

这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每个输液室都非常壮观,一大片人躺着输液。

“输液大国”的名头,一点儿都不光彩。01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明明吃药或打针能好的一点儿小病,还非要用输液去解决,就好比拿大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有害无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度医疗”。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滥用手术,滥用手术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剖腹产,医院剖腹产占多数。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可以说有悖于常识,但是随处可见,我们的过度医疗,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了。

03

问诊几句就让做CT核磁

癌症风险加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个步骤。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很多人觉得,CT、造影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

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04

心脏导管在我国全是一次性

中国人%选药物支架

在德国,95%的心脏导管实现了重复使用,而我国全是一次性的。如果对于高质量的消耗品,包括肾脏透析用品等,能规范消毒、加工处理——这在生物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避免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再比如心脏支架,一种是两三千元的金属裸支架,还有一种是上万元的药物支架。这两种支架各有利弊,不同人、不同病症应选择不同的支架。在美国,0%~30%的比例是使用金属裸支架,在德国和瑞典,金属裸支架使用比例为50%左右。

但中国的情况是,大家一窝蜂地近%地使用药物支架。因为医生可能说,便宜没好货。

05

心脏支架使用每年增加6万个

死亡率却逐年上升!

过度依赖技术不仅推高医疗费用,还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治疗作用。

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0年前,胃癌诊断通过纤维胃镜、常规活检病理诊断等只需元,而现在基础诊断就需要元。胃癌化疗从0年前每人次平均元,提高到现在的元。但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比起0年前反而下降了。

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认为,心脏支架的滥用已经成为心血管病人最大的隐患。国际上放支架和做搭桥手术比例是7:1到8:1,在中国则高达15:1。他也曾经以国内很多心血管病人背着超过3个心脏支架来炮轰过度医疗(曾接受央视“《焦点访谈》过度医疗谁之过”采访)。

此前有一篇《医疗器械多暴利一个进口支架,至少回扣千》的文章,医院及医生对心脏支架收取的高额回扣。“普遍的回扣,可能是10%—15%期间,与心脏支架这样一个动辄三五万块钱,两三万块钱的这样一个东西,就如果以三万为例的话,一个医生植入一个心脏支架的话可能就在两三千块钱的这样一个回报。”

芬兰发现,对寿命延长贡献最大的不是心脏支架,不是更多的药物,而是发动社会各种资源,促进全民健康。我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6万个,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却逐年上升。要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还在于预防。

《揭秘过度医疗》

——医疗器械存暴利心脏支架被滥用

06

在改革

但目前并不乐观

目前各国早已出台了针对过度医疗的措施(美国的医保改革,英国的NHS国家医疗,我国也已推行药品零加成、单病种付费、医保总额预付等条款),但从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好。

在医患信任缺失、医疗风险增加的今天,你是劝说病人进行风险高,但是花费小的保守治疗?还是会进行支架、造影等更为安全,对医生收益也更好的积极治疗呢?

再加上我国恶化的医疗环境、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原则,导致不可避免会出现过度医疗的现象,如何证明患者没有问题,光凭经验,那没有证据。只有做各种物理检查,才能留有证据。

所以人人都是受害者。

07

今天不保健

医院

现在的人,买辆车,每天擦,打蜡。每天保养,细心呵护。稍有损伤,心痛无比。

可对自已的身体这辆血肉做成的、最豪华的、最应该保养的“车”,却从不清洗、也不打腊,只知道加满油、踩足油门、疯开,一开就是几年、几十年,从不保养、从不维护。

即使休息也通宵玩牌,唱歌,吃宵夜喝酒……直到某天熄火,一检查:

输油管老化、油垃圾阻塞(血管内粘附的垃圾阻塞血管);发动机失调(胸闷,气短,心律失常,更严重者心肌梗塞);方向盘失灵(老年痴呆,脑中风,脑梗死)……

医院,把自己一生辛苦赚来的钱,医院。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今天不保健,医院。

预防远比治疗重要,

为健康花钱,值得!

种过度医疗信息

50家美国医师学会公布

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种过度医疗大公开》

1[检查]不要做没意义的X线胸片。

[检查]轻度头外伤不做CT检查。

3[儿科]感冒时不要用抗生素。

4[儿科]发热而造成的痉挛不要做影像检查。

5[儿科]腹痛不要胡乱做CT检查。

6[儿科]孩子阑尾炎时不做CT检查。

7[儿科]男孩睾丸下降不全时,不做超声波检查。

8[糖尿病]糖尿病不要用动态胰岛素测量法管理血糖值。

9[糖尿病]高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ic为7.5%左右就可以。

10[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每天不要多次测量血糖值。

11[外科]腰痛时,在症状出现6周以内不用做影像检查。

1[外科]腰扭伤时,不要直接做X射线检查。

13[外科]正因为腰痛才不要休养。

14[外科]风湿疼痛时,不要轻易做MRI。

15[外科]风湿疼痛时,不要直接就使用生物药品。

16[外科]不要轻易做抗核抗体(抗核酸抗原抗体)。

17[外科]骨质疏松的DEXA检查10年做1次即可。

18[外科]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对变形性膝关节病无效。

19[外科]变形性膝关节病不要做关节腔内清洗。

0[外科]变形性膝关节病鞋内垫鞋垫只是临时性的缓解。

1[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检查时,不要轻易地去做"PSA检查"。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早期,不做骨转移检查。

3[前列腺癌]低风险的前列腺癌,不要轻易开展治疗。

4[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治疗,不要过度地进行"正离子射线放射治疗"。

5[乳腺癌]乳腺癌早期,不做骨转移检查。

6[乳腺癌]乳腺癌手术,不做活检,就不要做手术。

7[乳腺癌]乳腺癌手术,一定要做腋下淋巴检查。

8[乳腺癌]乳腺癌早期,患者年龄超过50岁,放射治疗尽可能只做短期的。

9[乳腺癌]乳腺癌转移的患者,要进行单独药剂治疗。

30[乳腺癌]进行乳腺癌的温存疗法时,不要轻易做"IMGRT"。

31[宫颈癌]30岁以下女性不需要做HPV检查。

3[宫颈癌]不轻易用棉棒做宫颈部细胞脱落检查(细胞诊查)。

33[宫颈癌]有过宫颈癌经历的人,不要轻易做阴道镜检查。

34[卵巢癌]健康的女性不要做卵巢癌的检查。

35[肺癌]肺癌的CT检查不要超越指南频繁进行。

36[肺癌]早期的肺癌不需要做脑部转移检查。

37[大肠癌]大肠癌的内视镜检查10年1次已足够。

38[癌症治疗]要慎重使用靶向药。

39[癌症治疗]治疗之前要做治疗计划。

40[癌症治疗]不要突然间就做手术。

41[癌症治疗]不要轻易把烈性止吐药和化疗药物一起使用。

4[放疗]癌症转移的放疗次数要尽可能地控制。

43[癌症检查]癌症检查尽量不做PET、CT等检查。

44[癌症筛查]寿命不到10年的人,不用做癌症筛查。

45[妇产科]就取个避孕药,没必要做阴道检查。

46[妇产科]未到预产期,不要进行催生、剖腹产手术。

47[妇产科]即使到了预产期,基本上也不要做阵痛催生。

48[妇产科]不要为了决定是否做流产,而去做NIPT。

49[妇产科]即使怀了双胞胎,也不要缝合子宫颈。

50[泌尿科]要做慢性人工透析,需要与相关人员达成共识。

51[泌尿科]在睾丸素正常的ED内补充睾丸素没有意义。

5[消化科]插胃管对于痴呆患者没意义。

53[消化科]反流性食道炎不要轻易用药。

54[消化科]不要反复在巴雷特食管内做检查。

55[消化科]神经性胃溃疡不用吃药。

56[呼吸科]哮喘诊断请使用肺功能测定。

57[呼吸科]不是重症哮喘或是支气管炎,就不要做胸片检查。

58[呼吸科]不要给支气管炎的孩子用支气管扩张药物。

59[呼吸科]对于没有进行吸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不使用脉搏血氧仪。

60[呼吸科]对于不满周岁的轻度下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使用类固醇。

61[呼吸科]不要胡乱在家持续吸氧。

6[过敏]过敏检查避免做非特异性的IgE或IgG检查。

63[精神科]精神病药物不要轻易开处方。

64[精神科]不要轻易同时使用种以上精神病药物。

65[精神科]孩子不是精神病患者,就不要用精神病药物。

66[精神科]睡不着觉,不要轻易做睡眠检查。

67[精神科]失眠症治疗初期不要使用精神病药物。

68[脑神经]不是重症的头痛不要做影像检查。

69[脑神经]头痛不要测脑电波。

70[脑神经]头痛不要长久服用药店卖的药。

71[脑神经]不到最后关头,不要服用鸦片类、巴比妥酸类的镇痛药。

7[脑神经]一次晕倒,不要做脑CT、MRT等检查。

73[脑神经]即使晕倒,也不要做颈动脉影像检查。

74[脑神经]检查痴呆,做PET时,要让专家先诊断。

75[脑神经]对痴呆患者不要无计划地使用胆碱酯抑制药物。

76[脑神经]即使痴呆症患者有精神异常的症状,也要慎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77[皮肤科]诊断荨麻疹时,不可以轻易做检查。

78[皮肤科]甲癣几乎都不需服用口服药。

79[皮肤科]特异性皮肤炎只要没确诊是细菌感染,就不要使用抗菌药物。

80[皮肤科]在手术创口上不要用抗生素。

81[眼科]没什么眼科疾病的症状不要轻易进行影像检查。

8[眼科]孩子的眼科体检时,不要每年都进行眼底和眼压检查。

83[眼科]孩子不要使用度数低的读书眼镜。

84[眼科]红眼病禁止服用抗菌药。

85[眼科]玻璃体腔注射前不需要用抗生素。

86[眼科]干眼症没必要进行泪管栓塞术。

87[耳鼻喉科]急性副鼻窦炎如果症状比较轻就不需要进行影像检查。

88[耳鼻喉科]急性副鼻窦炎不要乱用抗生素。

89[耳鼻喉科]中耳炎、外耳炎不要吃抗菌药。

90[耳鼻喉科]突发性耳聋不用进行头部、脑部CT检查。

91[营养剂]营养剂在保持健康方面不起作用。

9[循环系统]进行心脏影像检查时,要尽可能避免被放射线照射。

93[循环系统]注意不要进行没必要的心脏检查。

94[循环系统]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药物对高龄者不起作用。

95[循环系统]没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不用在意。

96[循环系统]避免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97[循环系统]没有症状的心房性颤动不要使用人工起搏器。

98[循环系统]即使是血管比较细小的患者发生心梗时,对没有堵塞的血管也不要进行治疗。

99[循环系统]能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心房颤动,就不要使用心肌导管术。

[循环系统]当中心静脉不需要导管术时,应立刻停止。

提示:文章底部可以写留言了哦!

往期精彩文章

?辟谷之益处:

?辟谷祛心脏病:“3个支架,7日停药”永忠学长重生记

?——国珍阿姨辟谷志

?辟谷祛高血压糖尿病: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董事长辟谷志

?辟谷祛除痛风:学长陈老先生《海岛辟谷记》

?辟谷祛糖尿病:16年糖友学长老超康复记

?——小叶辟谷感悟

?——学玲辟谷感悟

?——白阿姨辟谷感悟

?——亚秋辟谷志

?医院,半小时给自己做一次全身体检

青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9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