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感冒精神压力大可致中耳炎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paisufa.com/m/
文章来源:搜狐健康

中耳炎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耳朵的疾病之一,有的人感冒了以后觉得耳朵不舒服,有的人一段时间医院诊断为急性中耳炎,这种病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会不会致聋?

确实有致聋的危险!

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伊海金指出,中耳炎是耳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重要的危害就是听力下降乃至耳聋。

  

伊海金介绍,中耳炎一般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的中耳炎,而化脓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最常见的表现是:耳痛、耳部流脓、听力下降,慢性的表现可能是静止性的,会造成听力下降、间歇性流脓,耳镜检查会发现鼓膜穿孔。   

感冒、精神压力大可能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和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关系密切,多数患者都是呼吸道感染致病。病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形成化脓性中耳炎;还有一些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外耳和中耳之间的屏障破了,那么外部的感染源就会进入中耳导致炎症。

  

有一种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就是挖耳朵,我们的外耳道约为2.5—3.5厘米,有人挖的很深很用力就会把鼓膜捅破,细菌就可能趁机而入导致中耳炎。

  

精神压力大与中耳炎没有直接联系,但精神状态决定了全身的免疫能力,免疫力差就容易患感冒发烧,进一步会导致中耳炎,把熬夜加班当做一种习惯的白领IT人士很可能因此患病。

  

相较成人,儿童更容易受到中耳炎的侵害。儿童咽鼓管发育不完全,比较短也比较直,呼吸道的感染更容易传播,因此儿童的患病几率高于成人;儿童中耳炎的并发症也比较重,一方面是因为儿童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儿童的鼓膜厚,中耳炎导致的中耳积脓不容易把鼓膜顶破,这些脓液出不去就会侵进脑子,引发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膜炎。因此儿童急性中耳炎用抗生素控制不住,就很可能要采取鼓膜切开手术治疗。

 

中耳炎尽早治疗,避免致聋

 

伊海金说,中耳炎会引起传导性聋,表现为鼓膜穿孔、听骨链的损伤,根据穿孔的大小以及损伤程度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中耳炎的诊断并不复杂,通过症状、病史的询问,比如是否有耳朵流脓、听不清楚等症状,再通过耳镜检查鼓膜穿孔,做听力下降程度的检查,包括用CT检查乳突鼓室病变等等。

  

如果鼓膜穿孔小于10%则不会造成听力损失,但很少见;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控制感染治疗中耳炎,比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过抗生素和促排的药物治疗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但如果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过用药不能恢复,就需要做手术治疗,包括鼓膜穿孔的修复,重建听力。

  

有一种中耳炎名称听起来很吓人,叫“胆脂瘤性中耳炎”。伊海金解释,目前称其为中耳胆脂瘤。虽然不是肿瘤,但性质与肿瘤相似,它会侵犯中耳周围的组织,向上是大脑,旁边是出入大脑大血管的神经,颅底骨质,还有脑内负责平衡调节的内耳结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手术治疗,否则胆脂瘤侵蚀造成各种颅内、外并发症,如面瘫、头晕、出血等等,危及生命。

  

你的滴耳剂用对了吗?

伊海金说,滴耳剂是中耳炎治疗不可缺少的药物,正确使用才能起到效果,

即正确的耳浴,要求:

1.患者侧躺耳朵朝上。

  

2.滴入三至五滴滴耳剂。

  

3.继续侧躺三五分钟乃至七八分钟,让药剂和病变黏膜充分接触发挥药效。

  

听上去很简单的步骤,但还是有不少人没有做对。

第一就是滴的少,点了两滴就不滴了,药量不够;

第二是姿势,患者没有侧躺耳朵朝上,也有的人刚滴完就坐起来,滴耳剂直接就流出来了;

第三就是频率,滴耳剂要求每天使用两至三次,有的人只做到了一天一次乃至隔天一次。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由于炎症,黏膜会比较敏感,使用滴耳剂会有一些不适感,但大多数人可以适应;如果感觉十分疼痛,那么不要强忍,需要找医生更换药液。

  

伊海金提醒,滴耳剂是有保质期的,不要长期使用,一般医生只会开一支一周的量,为了防止变质,滴耳剂可以放到冰箱保存。

  

需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92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