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差点要了他的命
前不久门诊来了这样一位患者,男性,41岁。主诉“左耳间断流脓伴听力下降20年,流脓加重伴高热、头痛1周"。询问病史患者自幼左耳反复流脓20年,每遇“上感"易发作,每年6~7次,每次持续10~30天,分泌物脓性黏稠还有臭味,患耳听力渐进性下降。1个月前左耳再次流脓,1周前左耳脓液明显增多,伴高热、寒战、头痛,头痛,初起为患耳深部间断性隐痛,迅速加重呈持续性全头剧痛,伴恶心、喷射性呕吐,意识淡漠,偶有谵妄。口服抗生素无缓解,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确诊患者是因中耳胆脂瘤而导致的颅内并发症,也叫耳源性并发症,今天杜杜就和大家说说这个可以危及生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
病因
主要有中耳胆脂瘤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导致乳突骨质破坏严重、脓液引流不畅,机体抵抗力差、致病菌毒力强或对抗生素不敏感、具抗药性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其播散途径主要有:经破坏、缺损的骨壁,经正常的解剖窗隙,或经血行途径。
临
床
表
现
1、耳部症状大多数有长期耳漏和听力下降,耳漏液多为黏脓性,可呈间断性,或持续性,可以有异味,特别是中耳胆脂瘤患者常有特殊恶臭。当合并颅内外并发症时,脓液常会突然增多或减少。听力下降多为传导性耳聋,病变严重波及内耳时可以表现为混合性聋或全聋。
2、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呕吐等。首先有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以达到39~40℃,甚至更高,并伴呕吐,典型者呈喷射状;头痛初期位于患侧,随着病情发展,颅内压增高,头痛变得弥漫而剧烈;由轻到重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嗜睡、谵妄和昏迷。
1)首先应重点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其次重点检查耳部情况,明确耳源性的疑似诊断,然后逐次检查其他部位,排除其他并发症。
2)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和病理征。
3)耳部体征,包括外耳和中耳,重点检查乳突有无红肿、压痛,外耳道后上有无下塌,鼓膜有无穿孔,边缘性穿孔、袋状内陷和大穿孔多见。中耳内常有上皮样物堆积,脓为黏性,常有恶臭。
4)此外,还应注意检查有无眼震及其性质、眼动、眼底、面肌静态与动态对称性,颈部有无肿胀、包块等。
得了这个病患者病情是否严重?有无生命危险?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范畴内危急重症之一,上面说到的患者已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淡漠,并且偶有谵妄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脑脊液浑浊、压力升高,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等症状。病情危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如何治疗?
对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强力抗炎治疗,如症状不缓解尽早手术。
术后注意事项
1.患者术后按耳源性脑膜炎及中耳乳突术后常规护理,视病情给予禁食鼻饲、半流食逐渐过渡到低盐低脂软食。
2.如有脑脊液漏给予30o头高卧位、降颅压。有药敏结果遵照用药,若无则使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选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3.术后7天拆除耳后切口缝线,全身情况良好、查体无脑脊液漏者,可出院。4.术后10天患者门诊更换耳内纱条,如术腔宽敞、潮湿、引流好,无脓性分泌物,无异味,无清亮耳漏,无面瘫、耳鸣,肢体运动感觉正常。可告知患者每周换药1次。
5.术后注意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捏鼻涕,耳部保持干燥,不要进水。
6.术后三个月之内要避免乘坐飞机和举重物,耳部不适时,要及时就诊。
7.告知患者术后外耳道口会有渗出液流出,正常情况下,渗出液逐日减少。通常情况下,术后渗出液会持续1-3月,渗出液量逐日减少。
8.复查听力无明显减退,体温正常,未再头痛。拟半年后复查,择期实施二期听力重建术。
作者丨杜晶艳
编辑丨杜晶艳
审校丨周沫
杜晶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