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保住阳气最重要艾灸扶阳能使生
长期以来,许多人谈癌色变,早早失去了抗癌信心。其实,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癌症,便可将其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癌症属中医学癥瘕(通“症瘕”读)、积聚、失荣、乳岩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阳气亏虚是其根本!
·正如张元素《活法机要》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强调:“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篇》说:“积聚者,腑脏之病也。积者,脏病也,阴气所生也。”
·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亦云:“正气虚则成岩。”
癌症患者病程日久,正邪交争,则其机体阳气加速虚损。此外,现代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放、化疗、手术均加速了机体阳气的耗损,因而,癌症患者常常表现为精气神日益衰弱,临床常见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一派阳虚症状。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表明中医一贯重视阳气对生命的重要性,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
因此,扶阳是中医保命之大法,保住阳气也是治癌之大法。
治疗肿瘤,扶阳尤为重要
对于肿瘤,中医有个很好的比喻:树根。
就是说,被检查出来的肿瘤好比树根,你把树根挖了,但根须还在、土壤还在、气候还在,只有“种子”过段时间就还会冒出一株株小树苗。手术无法根治癌症,原因就在这里。
目前,现代医疗对付肿瘤大多离不了这“三板斧”:
1、冷兵器——手术,用手术刀来切除癌变组织;
2、化学武器——化疗,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变组织;
3、原子武器——放疗,用放射性射线来杀死癌细胞。
经历了“三板斧”治疗后,多数病人的阳气都被消耗殆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都没了,人还能活吗?
多数病人在接受这些治疗后,很快就会大量脱发,这是肝肾严重受损的标志;还会呕吐不止,没有胃口,这是脾胃系统受损的标志。也就是说,化疗放疗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的确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同时病人的心肝脾肺肾也会全部受损,可谓“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癌症患者大多食欲不振,尤其经历了“三板斧”的癌症患者,不光没有胃口,而且胃气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此外,西药也有影响食欲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把食物强行灌下去也没用,因为胃气伤了,灌下去也不能消化,反而会给人体带来更大的负担。
艾灸自古即为扶阳大法
艾灸具有温补阳气、温经散寒、芳香化湿、活血化瘀等作用,切合癌症发病的病因病机。
正如《扁鹊心书》所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第1阶段:一灸补阳——改变体质
阳气为生命之本,因此培补阳气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何况现代人大多阳气不足!艾灸作为“天下扶阳第一方”,其补阳效果自不必赘言,它就相当于给身体“固本”,身体阳气足了,人体的内环境就能逐步调到正常状态,肿瘤也就失去了赖以滋生的“土壤”。
所以,一灸的意义在于:改变体质,从根源上阻绝肿瘤发展的可能性!
第2阶段:二灸化阴——驱逐病邪
中医认为,肿瘤患者多为三阴体质的人。三阴体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阳气不足,不能对阴邪产生有效抵抗,邪气深入三阴,于体内阳气最虚弱之处成形,就会发展成肿瘤,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结节等,也都属于“瘤”,它们多发于阳虚的女性身上。
因此,肿瘤的本质就是阳气不足、阴寒积聚。故而,治疗像肿瘤这种“阴成形”的疾病,必须扶阳气以化阴寒。只要坚持艾灸,让体内长期充满元阳照射,就能气血畅通,阴邪尽散。现代医学也证实:艾灸对带瘤生存的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瘤体增长。
所以,二灸的意义在于:驱逐病邪,抑制肿瘤增长,乃至让肿瘤缩小!
第3阶段:三灸强免疫——提高免疫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可见,无病施灸,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而上文说了,肿瘤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毛病,因此与正常人相比,他们更需要增强免疫力。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可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促进机体防御抗病能力,对异常亢进的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可使贫血患者加速恢复正常,能使白细胞数量增加(呈现良性的双向调节,使其在正常范围),能改善胃肠功能、止痛等。
所以,三灸的意义在于:提高免疫,在正邪博弈中,始终让正气占据上风(阳密乃固)!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
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全民学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