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陌生大陆的面纱穿越非洲两百年读感
读书
掀开陌生大陆的面纱——《穿越非洲两百年》读感
记忆里的非洲大陆,是模糊而遥远的地理概念。
提及非洲,能想到的,似乎只限于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南非盛产黄金、钻石的矿区;东非大草原上的大象、长颈鹿、角马……。
除此以外,也就是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上的非洲球队,会令人眼前一亮。
而国内媒体上也鲜见和非洲有关的新闻,更加剧对于那片大陆的神秘。即使偶有的报道,似乎也和战乱、饥荒、政变有关。落后和封闭是对于非洲的第一印象。
记者出身的作者郭建龙,通过两年走访非洲17个国家50多座城市的亲身经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非洲发展的历史娓娓道来。展现了那片陌生大陆,混乱与秩序、贫穷与新生相互交织的一面。
通过作者的近距离观察下,你会了解非洲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贫穷落后,它正在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不断散发着向上发展的活力。整片大陆的变化,也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刻板印象。
英国殖民留下的英式民主,导致政体的是水土不服,让新生的国家陷入内耗,制约着国家的发展;法国殖民留下的畸形的产业结构,至今还在向这些独立的国家吸血。而比利时殖民人为划分的民族,造成了民族间的大屠杀。长久以来,宗教之间的冲突、部族之间的斗争,也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非洲当前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非洲,看似民主的国家,由于领导人的频繁更换,常常陷入内部的党同伐异。而一些政治强人,长时间的掌权,反而给国家带来了稳定发展的空间,当然随之而来的个人崇拜、政策僵化,以及强人退位后的权力真空,又会给之前的稳定发展带来隐患。
非洲如同一块政治试验田,上演着有关民主和专制的各类故事,作者结合自己的走访非洲各地的见闻,观察和探讨非洲的许多问题,写出自己的思考,反映出非洲人自身的困惑,也会引发读者对相关话题兴趣。
非洲的政坛往事展现了非洲冲突的惨烈,留下了许多令人唏嘘的经验教训。如卢旺达原本同一民族,被刻意分化成两个民族,人为造成的仇恨,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种族屠杀,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惨剧;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原本是一个国家,而厄立特里亚因为长时期被殖民,造成与母国之间产生隔阂,独立后,双方因为分歧而同室操戈,虽然厄国现在独立建国,但仍是世界不发达的国家。缺乏出海口的埃塞俄比亚的发展也受制约,最终的分裂对于双方都产生的消极影响。殖民对于当地人思想造成的长久影响,以及分裂对于国力上升造成的消极影响,对于我国同样有镜鉴作用。
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国的发展。官方和民间,与非洲各国之间交往将会打破原有的“君子之交”,往来的越来越频繁密切。一方面是中国在非洲日渐增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一些非洲政客,也学会了打“中国牌”煽动民众情绪,对中国人造成人身伤害。在有偏见的宣传下,中国人在海外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更加剧了冲突。当然书中罗列的诸多细节,更能反衬出我们对于非洲的陌生。同样,不加甄别导致大量非洲留学生在国内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这都是未来与非洲各国之间深化交流合作,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
郭建龙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写作者。曾写有“历史密码三部曲”,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去年出版的《汴京之围》显示了作者梳理史料的功夫。而刚刚面世的《穿越非洲两百年》是他穿越游记“三部曲”中其中的一部。更能看出作者的胆量,作者在书中介绍遭遇抢劫、险遭绑架的事情,虽然文字平实,可读来很是心惊胆战,而正是这种深入一线的记录,才能带来真实的感受。
随着作者的脚步,让我们将视线转向那片未知的大陆。这部游记与历史交织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鲜活的非洲。如本书的腰封所言,理解非洲,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我们自身。
十斤爸爸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