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畅感冒后孩子出现这三种症状,很有可
病例:
3岁的聪聪(化名)前几天得了一次感冒,经治疗,聪聪的感冒症状很快消失。但聪聪感冒痊愈之后,连续几天表情显得急躁、抓耳挠腮,每次妈妈叫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反应迟钝。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让聪聪的妈妈大吃一惊:原来孩子感冒后患上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普通感冒期间常常伴随中耳压力异常进而诱发中耳炎。如您的孩子出现耳朵流脓,频繁抓耳朵,哭闹不安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可千万别小看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以及耳聋。所以,保护耳朵,首先要防治中耳炎。
中耳炎发病诱因:
1.婴儿哺乳位置不当:
婴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且趋于水平,躺着吮乳时,乳汁容易经过咽鼓管返流到中耳内,继发感染。
2.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引起的感冒;
3.耳道异物,过多的耳垢堆积;
4.腺样体肥大:
肥大的腺样体,可能会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分泌物引流,引发感染。
5.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有慢性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可直接诱发中耳炎。
6.慢性鼻窦炎:
鼻咽部分泌物堆积,可能会引起咽鼓管咽口的堵塞、狭窄,进而影响到中耳引流,出现感染。
7.耳道自洁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
8.其他诱发因素:
过度吸烟,刺激鼻窦、咽部等;
症状:
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怠倦、食欲不振,小儿症状较重;穿孔后症状减轻。
耳痛:
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放射至同侧头部,吞咽咳嗽时加剧,穿孔后减轻。
听力减退及耳鸣:
耳闷胀感,继听力减退,伴耳鸣,穿孔后听力可改善。
耳漏:
穿孔后水样分泌物,继为粘脓或纯脓。
日常护理:
1.定期检查耳部健康状况,日常耳道卫生护理,清洁时用力需轻柔,避免耳道受损以及鼓膜修复物以及听小骨发生移动或脱落。中耳炎患者应尽量避免感冒、受凉,杜绝反复擤鼻涕,同时需注意鼻腔健康。因鼻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上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会加重中耳炎病情。
2.中耳炎的患者需要注意始终保持局部的干燥,防止进水。尤其是慢性中耳炎又耳膜穿孔者一定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因其会造成发炎加重。
3.食物以清淡为基础,防止辛辣刺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如果症状严重,再次出现发烫,耳朵流脓的情况应立即就诊。在生活中除了要注重治疗效果之外,日常饮食要格外注意的,健康饮食对于病情恢复有很大帮助,甚至还有辅助治疗的功效,所以平时需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注: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联系后台会及时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yf/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