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苑讲坛田澍孙文婷概念史视野下的

北京治疗酒渣鼻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0/8733714.html

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是对中西贸易史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李希霍芬选择了中西贸易中最具特色的“丝绸”为中国通往西方或西方通往中国的道路命名,正式提出了“丝绸之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该词迅速传播,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其意义不断被深化。而中国学者对“丝绸之路”概念的接受,则意味着该词被世界所普遍认可。

赛里斯丝绸李希霍芬丝绸之路中西交通

“丝绸之路”是十九世纪晚期才出现的一个词汇。自张骞“凿空”以来,人们对中国与西域交往的通道就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自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首次将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贸易之路称为“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以来,该词迅速传播,不断完善,最终取代各类称呼而被普遍接受。李希霍芬从众多贸易物品中选择“丝绸”作为命名的核心要素,反映了他能够继承西方重视中国丝绸的传统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在19世纪终于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

一、赛里斯与通往中国之路

在古代中西贸易中,丝绸是重要的物品之一,“游牧部落极为看重这种丝织品,因为它质地好、分量轻,铺床做衣都用得上。丝绸同样是一种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它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丝绸之路”的提出并不是突兀的,而是丝绸的特殊影响力和西方学者长期研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西方正是通过“赛里斯”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jc/99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