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掏耳屎竟然掏出颅内感染耳朵到底怎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很多人都喜欢没事就掏耳朵

而且掏耳朵的花样也是相当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签掏掏,耳勺挠挠……总之是怎么爽怎么掏但小心掏耳朵这事还真没那么简单!

37岁女子掏耳屎竟致颅内感染

据澳大利亚杂志《生活》报道,37岁的Jasmine每天晚上都用棉签掏耳屎习惯。在一次清洁之后,她突然感到耳内一阵沉闷的疼痛,甚至听不到儿子的声音,耳内还有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

医生给她进行了听力测试,显示她有中度耳聋。然后做了CT,结果显示:她不仅被细菌感染,细菌还“吞噬”了她耳后的头骨,出现了可怕的颅内感染。

甚至,她的耳道内部还隐藏着棉絮,长达五年之久,还出现了溃烂,她耳朵后面的头骨已经薄如纸。

医生告诉她必须做手术,不然有性命之忧!最终她接受了5个小时的手术,切除了感染的组织,重建了耳道。虽然手术治疗了她的感染,但她留下了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掏耳屎真的有这么可怕?正确的姿势又是啥?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耳屎要不要掏?

我们常说的耳屎,在医学上有个十分文艺的名字叫耵聍,是耳道分泌物与灰尘、皮屑等混合形成的。

耳屎对人体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够:

1.润滑保湿

油腻腻的耳屎可以提供润滑作用防止耳道内的皮肤干燥,避免过于干燥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2.保护耳膜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

3.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灭作用。

4.防噪音

我们的耳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强声波震裂,而耳屎能起到过滤和缓冲声波的作用。

5.自洁作用

耳道有自排自洁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细胞从中心通过耳道壁向外移动,并向耳道的入口移动。耳道内的耳屎通过这种传送带一样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颌运动也辅助了耳屎不断被运出。

总之,正常来说耳屎的排出其实没我们什么事,一般情况就不要掏耳朵了。当然,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发生,这时会感觉到耳内闷涨、瘙痒、耳朵痛、听力下降等。

如果出现这些状况,应尽快寻求耳鼻喉医生的帮助,切记不要自行处理。

经常掏耳朵竟会导致颅内感染?

建议大家不要把掏耳朵当成习惯,也不要轻易尝试街边的掏耳朵体验,更不建议给儿童掏耳朵,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的自然屏障,引起人体疾病,比如:

1)掏耳朵最常会引起耳道湿疹;

2)掏耳时不慎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会直接捅破耳膜,可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3)掏耳朵如果不慎,可造成外耳道皮肤受损,引发外耳道炎,出现疼痛,严重时会流脓;

4)掏耳朵过深,可能会伤及鼓膜,出现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5)掏耳朵确实会导致颅骨感染。用棉纤掏耳朵时,棉签纤维会不断在耳道内聚集,时间久了会导致局部溃烂,引起耳后颅骨的感染。

正确的掏耳朵姿势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人和小孩一定要有所分别。

1.如果耳朵实在痒,可以用手指在耳洞口轻挠两下。切记不要用尖锐的物品,不要过于深入。

2.适当控制自己不去掏耳朵。

3.如果出现瘙痒难耐的情况,有可能是外耳道湿疹等,医院确诊。

4.游泳时应该保护耳朵,特别是耳朵有过炎症的人群

5.耳部出现不适,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会加剧感染。

亲爱的朋友们,请健康用耳

如果有耳屎堵住了,不要自己瞎搞

去医院用科学的方法

好好爽一爽吧~

来源:科普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jc/70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