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师中药大探索1
中药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悠久的特色学科,特点就在于身边所有的动植物资源都可以做药这个返璞归真的自然思想。老祖宗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了解一下,这样人人都可以用这些大自然的知识来实现天人合一。
假苹婆
评价:长得像炸开的杨桃似的
功效:苹婆食用部分是其种仁。把荚和蜜枣,陈皮煎服可治血痢。
鬼针草
评价:每次去草丛整条袜子和裤子上都是这个。
功效: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
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苍耳子
评价:小刺猬一样,但比鬼针草好摘取多了。然而对于长期野外探索的多毛动物就不是这样了。
我们没有想到,这么平淡无奇的家伙居然含有:
●果实含苍耳子甙1.2%、树脂3.3%,以及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干燥果实含脂肪油9.2%,其脂肪酸苍耳子中亚油酸占64.20%、油酸26.8%,棕榈酸5.32%、硬脂酸3.63%。不皂化物中有蜡醇,β-,γ-,和ε-谷甾醇,丙酮不溶脂中卵磷脂占33.2%,脑磷脂占66.8%。
●种仁含水6~7%,脂肪油40%,其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64.8%、油酸26.7%、硬脂酸7.0~7.5%、棕榈酸1.5~2.0%,并含β-谷甾醇和豆甾醇。
●种壳含戊聚糖15.86%,可作制糠醛的原料。
功效:
●中医书言: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
●现代医学:
①治疗腰腿痛
②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③治疗慢性鼻炎
④治疗疟疾
⑤治疗腮腺炎
⑥治疗下肢溃疡
大花紫薇
评价:美得不行不行的,干球果也很漂亮
也是才华横溢:大花紫薇叶石油醚部位经硅胶和SephadexLH-20柱层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①熊果酸(ursolicacid)、②2α-羟基熊果酸(corosolicacid)、③2α-羟基白桦脂酸(alphitolicacid)、④积雪草酸(asiaticacid)、⑤β-谷甾醇(β-sitosterol)、⑥正三十二醇(dotriacontanol)、⑦胡萝卜苷(daucosterol)、⑧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olacetate)、⑨β-谷甾醇乙酸酯(β-sitosterolacetate)、⑩(2α,3β)-乌索-12-烯-2,3,28-三醇[(2α,3β)-urs-12-ene-2,3,28-triol)]。
功效:敛疮,解毒,凉血止血;根用于痈疮肿毒;树皮、叶作泻药;种子具有麻醉作用。大花紫薇叶有降血糖、抗氧化和抗真菌的活性,而其主要的活性为降血糖活性。
使君子
评价:作为观赏植物极佳
功效:
来自《本草纲目》的方子
「释名」留求子。志曰∶俗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时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状》谓之留求子,疗婴孺之疾。则自魏、晋已用,但名异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开宝》)。病疮癣(时珍)。
「附方」新六。●小儿脾疳∶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米饮每服一钱。(《儒门事亲》)肌瘦面黄,渐成疳疾∶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为末,水丸龙眼大。每以一丸,用鸡子一个破顶,入药在内,饭上蒸熟,空心食之。(杨起《简便单方》)●小儿蛔痛,口流涎沫∶使君子仁为末,米饮五更调服一钱。(《全幼心鉴》)●小儿虚肿,头面阴囊俱浮∶用使君子一两,去壳,蜜五钱炙尽,为末。每食后米汤服一钱。(《简便方》)●鼻渣面疮∶使君子仁,以香油少许,浸三、五个。临卧时细嚼,香油送下,久(《普济方》)●虫牙疼痛∶使君子煎汤频漱。(《集简方》)
番薯
评价:非常美味的样子
功效:薯块中含有丰富而特殊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元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番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之功效"。《金薯传习录》云:"能治痢疾、酒积热泻、湿热、小儿疳积"等多种疾病。生薯块中的乳白色浆液,是通便、活血、抑制肌肉痉挛的良药;对治疗湿疹、蜈蚣咬伤、带状疱疹等疾病有特效。其方法是将生薯块捣烂、挤汁,涂于患处,数次可愈。
茉莉花
评价:香气馥郁
有每克茉莉花含挥发油性物质2—3克,主要成分为苯甲醇或其脂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等,还含有吼哚,素馨内酯等物质。
功效:
1.行气开部。茉莉花所含的挥发油性物质,具有行气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可缓解胸腹胀痛,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状,为止痛之食疗佳品。
2.抗菌消炎。茉莉花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内服外用,可治疗目赤,疮疡,皮肤溃烂等炎性病症。
3、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用适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银花9克,菊花6克,煎水服。
4、治续筋接骨止痛,把茉莉根捣碎,酒炒,包患处。
5、治鹏齿,用茉莉根研末,熟鸡蛋黄调匀,塞龋齿内。
6、治失眠,用茉莉根1.5克,磨水服。
蟛蜞菊
评价:多种地域驾驭自如,黄花满地惹人喜爱。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肋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疯人院肿毒。
一些药方:
:
一、鲜蟛蜞菊五钱至一两。水煎服,连服三天。
二、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液四分之一的醋,喷咽或漱口,日一至二次,连用三天。(《福建中草药》)
:鲜蟛蜞菊二两,甘草二钱,通草五分。水浓煎服,日一至四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黄花墨菜g,大叶虱麻头根30g。水煎服。
:蟛蜞菊15~60g。水煎2次。每日1剂,连服3天。
:蟛蜞菊、三叶鬼针草、马兰各15g,一枝黄花9g。水煎服。
:虎耳草6g,蟛蜞菊、爵床、冰糖各15g。水煎服。治牙龈红肿疼痛,发热,口渴:蟛蜞菊30g,栀子根6g。水煎服。
:蟛蜞菊30g,鹅掌金星、金锦香各15g。水煎服。
:蟛蜞菊30g,半边莲、匍伏蔓各15g。水煎,冲白糖服。
:蟛蜞菊18g,钩藤6g,银花藤9g,鱼腥草、玉叶金花各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发热者加一枝黄花9g,眼睑浮肿者加茯苓皮6g,呕吐者加竹茹3g,气喘者加葶苈子4.5g,鼻衄者加山栀炭3g、茅根6g。
:败酱草、火炭母草各60g,蟛蜞菊、爵床各30g。水煎服。
:鲜蟛蜞菊60g,积雪草、一点红各鲜用30g。捣烂绞汁冲蜜服。
:蟛蜞菊、海金砂、薏米根各30g。炖豆腐服。
:鲜蟛蜞菊捣烂外敷。
:鲜土牛膝根、鲜蟛蜞菊、红糖各30g,烧酒g。同炖服。治打伤:蟛蜞菊鲜草加相思叶加面粉捣敷。
:蟛蜞菊鲜草加菁芳草捣汁调蜜服。
:蟛蜞菊鲜草加咸丰草、车前草一把煎服。
:蟛蜞菊鲜草加荸荠、柽柳打汁服。
:蟛蜞菊鲜草一把,煎水冰糖服。
大尾摇
评价:像背上开花花的小绿蛇
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肺炎,脓胸,咽痛,咳嗽,膀胱结石,小儿急惊,口糜,痈肿。
一些药方:
①治癍痧腹痛:大尾摇鲜全草一至二两。煎汤服。
②治肺炎,肺脓疡,脓胸:大尾摇鲜全草二两。煎汤调蜜服;或鲜全草二至四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③治睾丸肿痛:大尾摇鲜根二两。水煎服。
④治小儿急惊风:大尾摇干根四钱,干黄胆草三钱,加食盐少许,水炖服。
⑤治口腔糜烂:大尾摇鲜叶捣烂绞汁含漱,日四至六次。
⑥治痈疖:大尾摇鲜根二两,食盐少许,水煎服;另取鲜叶以冷饭捣烂敷。(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马缨丹
评价:乡村艳丽花
功效:枝、叶及未熟果有毒。全株均可入药。根、叶、花作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祛风止痒之效;可治疟疾、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腮腺炎、胃痛、风湿骨痛等(《海南植物志》)。
苋
评价:非常喜欢撸它的种子
含有:
●茎含亚油酸(linoleicacid)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palmiticacid)。●叶中有苋菜红甙(amaran-thin),棕榈酸,亚麻酸(linolenic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花生酸(arachicacid),菠菜甾醇(spinasterol),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tr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甾醇(sterols),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维生素(vitamin)A、C、B和核黄素(ri-boflavine)。
●地上部分含正烷烃(n-alkanes),正烷醇(n-alka-nols)和甾醇类(sterols)等。
●全草挥发油分析存在56个化学成分,包括15个醇(alchols),5个酯(esters),13个醛(aldehydes),8个酮(ketones),3个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9个酸(acids)和5个其他成分。
功效:根、果实及全草入药,有明目、利大小便、去寒热的功效。可清肝明目;通利二便。主青盲翳障;视物昏暗;白浊血尿。
藿香蓟
评价:十分不起眼
功效:各个少数民族都很喜爱它——
●全草(胜红蓟):辛、微苦,凉。祛风清热,止痛,止血,排石。用于乳蛾,咽喉痛,泄泻,胃痛,崩漏,肾结石,湿疹,鹅口疮,痈疮肿毒,下肢溃疡,中耳炎,外伤出血。
●(傣药)牙货:根治急性肠胃炎《版纳傣药》。牙闷喊: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肾,膀胱结石《德宏药录》。牙货,稚货:根治急性肠胃炎《滇药录》。牙伙:根治急性胃肠炎《滇省志》。
●(景颇药)Noshinnvammo:功用同傣族《德宏药录》。
●(哈尼药)血封草:嫩叶尖治痛经《滇药录》。
●(彝药)个黑诺起:全草治风热感冒,咳嗽《滇药录》。
●(京药)棵花登,感冒发热《桂药编》。
●(毛难药)莴英:用于上吐下泻《桂药编》。
●(瑶药)美京瑞:治中耳炎《桂药编》。
●(壮药)美蒿,猪屎草:用于木薯中毒,外伤出血,疮疡,胃痛,蜈蚣咬伤,感冒发热《桂药编》。
●(侗药)用于流感,疮疔,感冒发热《桂药编》。
●(德昂药)牙闷喊:全株治疟疾,痈疮肿毒,烂疮,风湿疼痛,骨折《滇省志》。
●(基诺药)描奶:全草治感冒发热,头痛《基诺药》。
羽芒菊
评价:经常被踩来踩去
功效: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牛羊比较喜欢。因这是外来物种,所以没有啥中药方面的介绍。
水鬼蕉
评价:长得像白蜘蛛,发现于美院
含有:
●鳞茎含生物碱:水鬼蕉碱(pancratistatine),水仙克拉辛碱(narciclasine),7-去氧水仙克拉辛碱(7-deoxynarci-clasine),7-去氧-反式-二氢水仙克拉辛碱(7-deoxy-trans-dihy-dronarciclasine),水鬼蕉种碱(littoral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漳州水仙碱(pretazettine),石蒜碱(lycorine),高石蒜碱(homolycorine),石蒜伦碱(lycorenine),O-甲基石蒜伦碱(O-methyllycorenine),小星蒜碱(hippeastrine),山蒜胺(lycoramine),去甲基海边全能花定碱(demethylmaritidine),网球花胺(hae-manthamine),条纹碱(vittatine),4,5-二氢双色水仙碱(4,5-dihy-drobicolorine),6α-去氧-8-氧多花水仙碱(macronine)及木脂体: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
功效:美丽水鬼蕉等多种同属植物的鳞茎中,均含有石蒜碱和多花太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性味:辛,温。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跌打肿痛,痈肿初期,关节风湿痛,痔疮。(选自《现代本草纲目》
一些药方:
①治跌打肿痛:一水鬼蕉鲜叶捣烂,加酒少许,炒热敷患处。二水鬼蕉鲜叶用针刺数小孔,放热米汤内烫软,缠裹患处。
②治痈肿初期:水鬼蕉鲜叶,调红糟炒热敷患处。
③治关节风湿痛:水鬼蕉鲜叶和面粉捣烂外敷。(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烤热缠裹。
龙船花
评价:红红火火
功效:
散瘀止血,调经,降压。
根、茎:清热凉血;活血止痛。主咳嗽;咯血;风湿关节痛;胃痛;妇女闭经;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花:月经不调,闭经,高血压。
注意:孕妇忌服。
三角梅
评价:多姿多彩
功效:叶子花的花可入药,具有解毒清热、调和气血的功效。对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疽毒有一定的效果。
洋紫荆
评价:大气,有气质
功效:
●花(老白花):苦、涩,平。消炎解毒。用于肝炎,咳嗽痰喘,风热咳嗽。树皮含单宁;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叶和幼果可食。
●(佤药)老白花,白花羊蹄甲:树皮、花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中佤药》。
●(傈僳药)羊蹄甲,老白花,败花:根、树皮及花用于咯血,消化不良,咳嗽,肺炎,肝炎《怒江药》。
●(傣药)埋朽:用于湿疹,溃烂,刀伤,生肌,愈口《傣医药》。羊蹄甲,埋修,扭丝树(西傣):根、皮、叶用于湿疹溃烂,刀伤,生肌愈口,消化不良性腹泻,肠炎痢疾《滇药录》、《滇省志》、《版纳傣药》、《傣药录》。
●(白药)羊蹄甲,老白花:根治咯血,消化不良;树皮治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叶治咳嗽,便秘;花治肝炎,肺炎,支气管炎《大理资志》。
朱槿
评价:很酷的造型
功效:根、叶、花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
水茄
评价:果子看起来像能吃一样
功效:
辛,微凉。有小毒。
散瘀,通经,消肿,止痛,止咳。
根:用于跌打瘀痛,腰肌劳损,胃痛,牙痛,闭经,久咳。
鲜叶:捣烂外敷可治无名肿毒。
假马鞭
评价:马鞭山栓一朵花
功效: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效,可治尿路结石、尿路感染、风湿筋骨痛、喉炎、急性结膜炎、痈疖肿痛等症(《海南植物志》)。兽药治牛猪疮疖肿毒、喘咳下痢(《云南植物志》)。
五爪金龙
评价:像牵牛花
功效:性味归经:苦、涩,温。
功用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肿痛,闭经。
②《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活血,壮筋骨,消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火烫伤,皮肤糜烂。
用法与用量:内服:浸酒,2~3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黄鹌菜
评价:老妈经常说这个兔子很爱吃
功效:
①《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感冒。
②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通结气,利咽喉。
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抗菌消炎。治疮疖,乳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白带,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一些药方:
1.治咽喉炎:
(1)鲜黄鹌菜。洗净,捣汁,加醋适量含漱(治疗期间忌食油腻食物)。
(2)鲜黄鹌菜30g。捣烂取汁调蜜服。
2.治乳腺炎:鲜黄鹌菜30~60g。水煎,酌加酒服,渣捣烂加热外敷患处。
3.治指头疔,带状疱疹:(黄鹌菜)鲜草捣烂,连渣涂敷。
4.治肿痛:鲜黄鹌菜适量,黄土、食盐各少许。捣烂敷患处。
5.治毒蛇咬伤、蜂蝥伤:鲜黄鹌菜适量。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
6.治鹅口疮:鲜黄鹌菜根6~7个。用二次淘米水洗,捣烂取汁调蜜服。
7.治急性肾炎:鲜黄鹌菜2~3株。烤干研末,和鸡蛋炒食。
8.治跌打伤:(黄鹌菜)鲜全草30g(干品15g)。加酒水各半,适量,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
9.治痢疾:(黄鹌菜)鲜全草60g。捣烂绞汁冲蜜糖服。
10.治肝硬化腹水:鲜黄鹌菜根12~18g。水煎服。
11.治狂犬咬伤:鲜黄鹌菜30~60g。绞汁泡开水服,渣外敷。
12.治胼胝:鲜黄鹌菜30~60g。水酒各半煎服,渣外敷。
13.治咽喉痛:挖取黄鹌菜,洗净,捣汁加醋含漱。
14.治腹水腹胀:用作黄鹌菜根12~18克,煎水服。
15.治乳腺炎:鲜黄鹌菜30~60克,水煎后去渣。加酒饮。并用药渣捣烂加热敷患处。
16.治头疔、带状疱疹:用作黄鹌菜捣烂,连渣涂敷。
17.跌打损伤:取鲜黄鹌菜30克,加酒水各半共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
18.治狂犬咬伤:鲜黄鹌菜30~60克,绞汁泡开水服,同时用渣外敷伤口。
19.退肝火,利尿:取全草20公分水煎服。
20.退肝火,利尿:取全草或与桶交(钩)藤,金针花、山苦瓜藤及黄水茄合用。
鸡蛋花
评价:真的像鸡蛋一样,幽香四溢,还有红色种
功效:
★药理作用:从埃及产红鸡蛋花(Plumeriarubra)及粉红鸡蛋花(P.Rubravar.alba)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鸡蛋花素(plumericin)等,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结核杆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鸡蛋花甙对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也有显着抑制作用。此外,鸡蛋花甙还有明显通便作用,对小鼠通便的ED50为0.12g/kg,患者于睡前服0.2~0.3g,次晨可泻下1~2次,剂量大于0.3g还有利尿作用。红鸡蛋花茎、皮、叶及带皮茎的水提取液对兔、豚鼠、猫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痉作用。
★清热;利湿;解暑。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①《岭南采药录》: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止咳。
夹竹桃
评价:总是想起季羡林爷爷
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夹竹桃叶含有夹竹桃甙、糖甙等多种物质,花含洋地黄甙、甙元、桃甙等成分。它们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发汗催吐和镇痛作用,效果与洋地黄相似,属于慢性强心甙类药物。临床报道夹竹桃的水煎液,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效果。夹竹桃苦寒,有毒,可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经闭,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厚藤
评价:像马蹄
功效: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拔毒消肿,消痈,散结。用于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荨麻疹,风火牙痛,流火,白带、湿疹背痈等;外用治疮疖,痔疮,痈疽,肿毒,疗疮,痔漏。
芦苇
评价:随处可见了
功效:根部可入药,有利尿、解毒、清凉、镇呕、防脑炎等功能。
猪屎豆
评价:为啥叫这个名字
功效:本属植物含有吡咯衍生的毗咯烷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生物活性较强,不少种类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效用,治风湿麻痹、癣疥、跌打损伤等症。近年来试用于抗癌取得较好效果,主要对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急性白血病、子宫颈癌、阴茎癌疗效较好。国内一些省区有用本属植物的种子代替中药潼蒺藜使用,应当纠正。
洋金凤
评价:发现于美院
功效:金凤花系著名中药。种子入药,有活血通经之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jc/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