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大妈30年频频掏耳朵患上耳道癌,

今天小编看到下面的一条新闻,觉得好怕怕,平常我也喜欢掏耳朵哎!

“老是感觉耳朵里钻心地痒,30多年如一日,一天不掏就痒得要命。前几天,61岁的徐医院看病,却意外查出外耳道癌。”

虽然耳朵在我们的五官中,作用很大,可是我们平常的保养中,却一直是个死角,很多人都不注意耳朵的保养。你知道吗?耳朵除了听声音之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哦!所以保护好耳朵很重要!

今天小编跟大家聊聊哪些习惯会伤害耳朵,哪些做法可以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

刚才说的大妈,得了耳道癌就是因为掏耳道造成的,那么掏耳朵究竟都有哪些讲究呢?

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

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有些人可能比较爱卫生,觉得掏耳朵舒服,其实耳朵完全可以不掏,因为耳朵本身有一种自洁功能,分泌物会自然地脱落到耳外,建议不要经常掏。(专家建议一般半个月左右掏一次)

十大不良习惯对耳朵的影响1挖耳。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其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2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耳朵 4滥用药物。在用药之前要注意有无耳毒性。5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6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7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8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9常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听随身听(如MP3等)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听力下降。10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最后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套简单的耳朵保健操,大家闲暇时间跟着一起做一做吧!

耳朵保健操步骤及方法1、揉耳廓双手食指歪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知道耳朵发热为止;2、明耳朵明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伤及耳膜。食指插入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3、醒耳骨

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5、震耳

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然后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注意事项

1、耳朵内部比较脆弱,所以做耳部保健操动作要轻

2、耳朵不能受大分贝噪音干扰,所以我们要原理噪音

3、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刺激耳朵

编辑:孙奇、卢杉

技术支持:栾志勇、杨磊

审核:于菲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jc/6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