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广东癌吗
CANCER
有一种癌症,它的名字叫广东癌!
这是现代医学史上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的癌症!
有数据表明,全球每年鼻咽癌新发6.5万病例,但是超过四成都发生在中国,广东更是占据全国发病率的60%!
为什么鼻咽癌偏爱广东人?它怎么引起的呢?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早期自己摸不着别人也看不见。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为世界鼻咽癌高发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40~50岁为高发年龄段。
现在很多人闻癌色变,
鼻咽癌真的那么可怕吗?
4大密切相关病因
01遗传因素
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其中以父母、兄弟、姐妹患鼻咽癌明显多于无家族史者。
02EB病毒感染
大量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病毒导致鼻咽癌一般需要20-30年。
03环境因素
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微量元素镍含量高。
04饮食因素
喜食咸鱼、腌肉、腌菜等饮食习惯: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致癌高危因素,这与咸鱼及腌制品中高浓度亚硝酸胺化合物有关。
鼻咽癌早期症状
1
鼻部早期可出现回缩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时有时无,多不引起重视。瘤体增大可引起鼻塞。
2
耳部肿瘤发生于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该侧耳鸣、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鼓室积液,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易漏诊。
3
颈部淋巴结肿大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占60%,呈进行性增大,质硬,不活动,无压痛,始为单侧,继之发展为双侧。常出现在颈深部上群淋巴结。
4
脑神经症状破坏颅底骨质或通过破裂孔和颈内动脉管侵犯岩骨尖引起第V、VI对脑神经损害,继而累及第IV、III、II对脑神经而出现偏头痛、面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视力下降等,瘤体可直接侵犯咽旁间隙或因转移淋巴结压迫可引起第IX、X、XII对脑神经受损而出现软腭瘫痪、进食反呛、声嘶、伸舌偏斜等。
敲黑板
广东人
EB病毒抗体呈阳性
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
40岁以上
伴有高危因素的人一定要
每年做一次鼻咽癌相关体检噢~~~
早期鼻咽癌治愈率高达80%,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所有癌症都如此!
最后
给大家奉上周岱翰教授的
推荐食膳!
鼻咽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通窍解毒,除痰散结。
1.田七蜗牛瘦肉汤
[组成]田七6克,鲜蜗牛肉约60克,猪瘦肉克。
[用法]田七切片。将蜗牛连壳洗净,以竹签挑出蜗牛肉用草木灰或细盐搓匀,则有多量粘液渗出,再用清水冲洗。猪瘦肉切细。将以上三物一起加水煎1小时,调味服食。
[功效]消肿解毒,养阴散结。
[适应]各期鼻咽癌头痛涕血或颈部痰结肿痛者。
?蜗牛为蜗牛科动物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肉质体,体柔软,多粘液,性味咸寒,入肝、膀胱经,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的功效。
?猪瘦肉性味甘平,有养阴补虚的功效。
?田七即田三七、参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
2.川贝百合绿豆水
[组成]川贝6克,百合50克,绿豆克,冰糖适量。。
[用法]川贝打细,将以上三物一起加水适量,煮至绿豆熟烂,放入冰糖,饮汤服食。
[功效]清咽润喉,解毒除痰。
[适应]鼻咽癌涕血头痛,或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出现口干咽燥者,亦可用于口腔癌。
?川贝味苦甘,性凉入肺经,有止嗽化痰、润肺散结的功效。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有清心润肺、凉喉止咳的功效。
?绿豆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性味甘凉,入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的功效。
?冰糖为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化痰涎的功效。
3.小冬瓜荷叶杏仁露
[组成]冬瓜克,鲜荷叶二张,南杏仁15克,蜜糖适量。
[用法]冬瓜连皮洗净切成块。南杏仁打碎。将冬瓜、南杏仁、荷叶一起放入锅内,加水0毫升煮沸l小时后,去渣,浓缩至毫升,调入蜜糖,凉后频频饮用。
[功效]清咽解毒,利水消痰。
[适应]鼻咽癌鼻塞干咳,或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出现口干咽燥者。
?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果实,性味甘淡、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的功效。
?鲜荷叶性味苦涩、平,入心、肝、脾经,有升发清阳、清暑利湿的功效。
?杏仁性味苦、温,入肺、大肠经,含苦杏仁甙、脂肪油、蛋白质及多种游离氨基酸,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功效。
?蜜糖性味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有增液润燥、补中益气的作用。
4.石斛生地汁
[组成]石斛20克,柿饼50克,生地60克。
[用法]柿饼切片后,将以上三物加入毫升水熬沸约半小时后,滤出汁,再加入毫升复熬一次,合并药液浓缩至毫升,凉后频频饮用。
[功效]清热养阴,养血凉血。
[适应]鼻咽癌涕血发热,或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出现口干燥者。
?石斛为兰利植物金钗石斛的茎,性味甘、微寒;入胃、肺、肾经,有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的功效。
?生地即干生地黄,味甘苦性凉,入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enmeshoutui.com/jbjc/5738.html